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血浆蛋白Z水平测定的临床观察

lasic半自动酶标仪读数。应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Z与FX:C,自动输出打印结果。

    1.4  检测方法与结果  血浆PT、FX:C利用仪器一期法测定;用ELISA法检测PZ,所有血浆标本都在实验前时取出,置37℃水浴,10 min迅速融化,如有异常的凝块现象弃之。分别根据仪器操作和试剂操作说明。PZ检测步骤:① 稀释标本:1∶20加入稀释液2.0 ml于标准瓶中(其浓度分别为10、25、50、100、200 ng/L);② 分别于各孔中加入200 μl稀释标本和标准品,与孔中包被的PZ蛋白抗体反应,2 h后洗板,③ 再加底物200 μl,2 h后洗板、显色、终止反应;于492 nm处测吸光度值,标准品为x轴,其光密度为y轴,用logistic曲线拟合修正标准曲线,求出PZ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用SPPS  11.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以x±s表示,以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统计学意义比较才用F方差分析,或t′检验。

    2  结    果

    2.1  重症肝病与口服华法林患者组的PZ、PT、INR、FX:C水平见表1:表1  不同组别血浆PZ水平、PT、FX:C的检测结果比较 由表1可见:重症肝病组、口服华法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PZ、FX:C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0.05),在口服华法林组中,PZ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重症肝病组FX:C活性下降更加明显,两种疾病两种不同指标的变化程度与临床病情结合分析显示血浆PZ水平和FX:C活性的检测对预测可能出血的危险性有关。

    2.2  为了观察口服华法林患者血浆PZ水平、FX:C与服药时间的关系和意义,我们将口服药患者分为两组:两年以上为一组17例,两年内为一组13例。结果见表2。表2  两组口服华法林患者的PZ、FX:C、PT的比较由表2可见口服华法林组两年以上与两年以内的口服华法林患者PZ、FX:C水平、PT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

    3  讨    论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PZ缺乏既与血栓性疾病有关,又可能与不明原因的出血倾向有关,因此有关PZ的临床意义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结果与Broz等[2]报道基本一致,PZ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血浆蛋白,肝脏病变时合成血浆蛋白减少,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PZ合成减少,而PZ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机制之一,通过与FXa在磷脂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识别ZPI(Z蛋白抑制物),或先与ZPI结合形成复合物,在磷脂表面与FXa结合,从而发挥抗凝生理作用,PZ的存在可以增强抑制FXa的作用1 000倍以上。而缺乏PZ时该抗凝作用降为99.9%。从本研究临床资料中发现,17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浆PZ水平(609.9±267.2 μg/L)与正常组(1 812.6±347.2 μg/L)比较下降幅度明显,PT(24.1±6.5 s),延长与正常组(12.7±0.4)比较更为显著,FX:C(71.4±30.1%)与正常组(110.6±17.0%),比较明显减少,3组资料比较均呈现明显差异(P<0.05),与肝细胞合成PZ、FX下降可能有关,提示PZ与FX同时检测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重症肝病患者17例的血浆PZ水平追踪调查发现病情严重者6例,其PZ仅有310±67.0 μg/L,PT均25 s以上,PT延长俞明显,其FX:C活性下降较明显,最高仅为49%,6例患者有3例因DIC死亡病例。因此PZ水平是否与DIC的形成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1995年,Kemke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转基因小鼠人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对血浆
    蛋白激酶C在非心脏器官预处理中的作用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清肌钙蛋
    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热休
    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直接作用
    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和
    白芷细胞外21kD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
    血透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谱的分析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表面 颗粒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