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的研究进展 |
|
多聚体的机械性破坏。此外,尚可能存在其他未能明确的机制。
2 与AvWD相关的基础疾病
与AvWD相关的基础疾病主要包括LPD、MPD、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接近50%的AvWD与LPD有关,近年来资料提示心血管疾病发生AvWD比例呈增加趋势。AvWD国际登记处于2000年报道266例患者[8],186例AvWD存在基础疾病,其中LPD占48%,心血管疾病占21%,MPD占15%,恶性肿瘤占5%,自身免疫性疾病占2%,其他疾病占9%。
2. 1 LPD 与AvWD相关的LPD主要包括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US)、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9]。主要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可发生症状轻微或危及生命的出血。研究表明发生AvWD的恶性淋巴瘤大多数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
自身抗体的形成是LPD发生AvWD的主要原因,其滴度高低与出血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但有报道脾边缘区淋巴瘤细胞表面异位表达GPIb,起到吸附vWF的作用。用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混合,正常血浆vWF:Rco受抑制,可证实患者血浆中抗体的存在,但仅25%~33%的患者检出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由于敏感性高可能会增加检出率。
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延长,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轻度延长; vWF抗原(vWF:Ag)和FⅧ:C降低,作为vWF 活性的指标vWF:Rco和/ 或 vWF:CBA 则明显降低,vWF:Ag II水平正常或稍增加(提示vWF合成正常,但从血浆清除增加);vWF多聚物分析发现中、高分子量多聚物减少,类似2A型先天性血管性血友病[8]。
2. 2 MPD MPD是仅次于LPD引起AvWD的主要疾病之一,好发于中年女性。其中ET最常见,其他尚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9]。过度激活的血小板大量吸附vWF,血浆vWF的含量与血小板数目成反比,当血小板超过1 000×109/L,可能会因vWF含量的减少而发生严重的出血。采用去血小板治疗或化疗后原发病得到缓解,则 vWF含量和活性会逐渐恢复正常。由于出血症状轻微,在MPD患者中诊断AvWD较为困难,多数病例诊断属于偶然。
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出血时间轻度延长,aPTT一般正常。FⅧ:C轻度降低,vWF:Ag正常或稍低;vWF多聚物分析可见大分子多聚物减少或缺乏;如果vWF:Rco/ vWF:Ag和vWF:CBA/ vWF:Ag比值低于0.7,间接提示血浆中缺乏vWF大分子多聚物及vWF蛋白降解增加。此类患者中未发现存在自身抗体。
2. 3 心血管疾病 文献报道,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均可以引起AvWD。近期研究表明,AvWD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增加趋势[8]。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系统趋于狭窄所带来的高应切力,会导致血小板的激活和vWF的吸附;同时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由于纤溶酶的激活,导致vWF蛋白降解增加。尽管AvWD多发生于成年患者,但亦有见于婴幼儿的报道。Rauch等[10]报道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婴幼儿,其中4例发生AvWD,明显低下的vWF:Ag,vWF:CBA,及vWF:CBA/ vWF:Ag比值在动脉导管手术闭合后均恢复正常,进一步表明动脉导管内的高应切力导致血小板的激活和vWF的过多吸附是发生AvWD的重要机制。约15%~25%的主动脉瓣狭窄存在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尽管主动脉瓣狭窄是发生AvWD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尚未证实AvWD与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之间存在任何联系,主动脉瓣狭窄发生AvWD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患者的出血倾向[2]。
2. 4 &nb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抗磷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浆蛋白Z水平测定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