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
|
平均收缩压上升3.63mmHg,舒张压上升1.22mmHg。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上升7.55mmHg,舒张压上升5.80mmHg,见表2。表2 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18个月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注:与2006年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
2.3 干预前后代谢综合征患者各项指标控制率的变化:干预组高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和总体控制率分别为75.75%、35.56%、80.12%、30.36%和10.86%;对照组控制率分别为56.48%、30.34%、73.35%、26.43%和5.79%;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急剧增加,欧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达25%,我国社区人群为17%[3]。其防治应当防重于治,尤其是在糖耐量异常阶段未能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等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一些单味中药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有一定影响,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可用于纠正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紊乱。本文结果表明,干预组治疗18个月后血脂、血糖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干预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或P<0.01)。但与2006年比较干预后血压仍有所上升,是否与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有关,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确认。
临床治疗MS首要目的是减少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和预防2型糖尿病,主要是降低LDL_C,控制高血压和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合理饮食和运动)是核心的治疗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完全奏效时,可配合药物治疗[4]。通过控制体重超重,治疗危险因子,如血脂异常、高血压、高三酰甘油和血栓前状态;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减少IR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控制MS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合作,对2个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档案、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在社区中建立健康管理测量点,使代谢综合征人群得到控制,但由于干预时间不长,总体控制率不高,干预措施有待继续和深化。
总之,采取以社区为基础,针对正常人群、高危人群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干预的健康促进活动,可以有效控制和降低人群代谢综合征水平,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和死亡,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2]唐新华,金宏义,徐小玲,等.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6):4-8.
[3]祝之明,周芳明,张刚,等.代谢综合征心血管重塑的特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9):819-820.
[4]Grundy SM, Cleeman Ji, Daniels SR,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ablic syndrom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 Statement[J]. Circulation, 2005,112:2735-2752.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粘附 G 蛋白的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