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浆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因子在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变化 |
|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两指标间相关性检测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使用SAS6.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颌面部恶性肿瘤组血浆TF和VEGF水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颌面部恶性肿瘤组血浆TF和VEGF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颌面部良性肿瘤组(P<0.01);而颌面部良性肿瘤组所测血浆TF和VEGF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1 颌面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TF和VEGF水平的比较
2.2 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的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血浆TF和VEGF的比较 通过表2可以发现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其血浆TF和VEGF与无脏器转移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表2 伴有其他脏器转移颌面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血浆TF和VEGF水平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无其他脏器转移的颌面部恶性肿瘤组比较,P<0.05
2.3 颌面部恶性肿瘤鳞癌、腺性上皮癌、未分化癌血浆TF和VEGF水平的变化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腺性上皮癌血浆TF和VEGF值要低于鳞癌和未分化癌(P<0.05)表3 颌面部恶性肿瘤血浆TF和VEGF水平与病理组织分型的关系
2.4 颌面部恶性肿瘤组血浆TF和VEGF水平的关系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F和VEGF的含量增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P<0.01)
3 讨 论
近年来,TF除作为外源凝血系统的启动者外,其促进肿瘤细胞形成、增殖及转移方面的作用令人注目[1]。TF作为凝血系统中唯一在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蛋白,具有受体特征性的非凝血功能,引导信号转导,临床上发现在黑色素瘤、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细胞及肿瘤内皮细胞表达均异常增高[2]。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因子,为血管新生的正调节因子,在实体瘤的增殖、浸润、转移及判断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颌面部恶性肿瘤血浆TF和VEGF水平要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颌面部良性肿瘤组所测血浆TF和VEGF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此结果提示,血浆TF和VEGF水平升高和颌面部恶性肿瘤有关,亦在鉴别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方面有一定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TF与肿瘤细胞的远端部位转移有关[4]。TF在肿瘤细胞的高度表达,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生长、向周围组织浸润、转移等,另外也有助于肿瘤血管生成,进一步促进肿瘤生长与扩散。同样,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内皮物质渗出,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及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基质[5]。VEGF导致了肿瘤新生微小血管大量生成及促进了转移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要高于无其他脏器转移的患者,提示血浆TF和VEGF水平可能与病情进展、转移有关。有的学者已经提出血浆TF和VEGF水平有可能成为肿瘤患者的预后的重要指标。此外,本研究还对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不同病理组织分型进行了血浆TF和VEGF水平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腺性上皮癌的血浆TF和VEGF值要低于鳞癌和未分化癌,这也和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的腺癌的预后较好于鳞癌和未分化癌相一致。但也有些研究表明,不同肿瘤组织分型之间TF和VEGF水平没有差异[5]。
Sh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及其处理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