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织血小板与血常规中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
bsp;1.4.3 用SE 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血小板总数(PLT)、MPV以及PDW、PLCR进行测定。
1.5 数据处理 对男性和女性分组对RP%与PLT、MPV、PDW及PLCR进行非参数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对PLT、PDW分组之间的RP%平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MPV、PLCR分组之间的RP%平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72例男性样本和75例女性样本RP%与PLT、MPV、PDW、PLCR相关性分析。见表1。 表1 RP%与PLT、MPV、PDW、PLCR相关关系表 **P≤0.01;*0.01
2.2 72例正常男性的RP%和血小板总数非参数相关分析 结果:r=-0.033,P=0.785,男性组RP%与PLT之间无相关关系。75例正常女性的RP%和血小板总数相关分析,结果:r=-0.092,P=0.432,女性组RP%与PLT之间无相关关系。72例正常男性按PLT数量分组分成3组,各组之间进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0.861,P=0.427,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75例正常女性结果分成3组,各组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1.366,P=0.262,各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表2)。对男性及女性各组结果进行Post Hoc检验,各组间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表3)。 表2 不同PLT数量人群的RP%值表3 不同PLT数量人群的RP%值的多重比较
2.3 72例正常男性的RP%和MPV 非参数相关分析 结果:r=0.407,P=0.000,男性组RP%与PLT之间有相关关系。对75例正常女性的RP%和MPV 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r=0.452,P=0.000,女性组RP%与PLT之间有相关关系。72例正常男性、75例正常女性按MPV结果分组分成2组,各组之间进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男性组t=-0.984,P=0.329,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组性组t=-3.198,P=0.003,差异呈显著性。女性组MPV≥11.0 fl组RP%高于MPV<11.0 fl组的RP%。见表4。表4 不同MPV人群的RP%结果
2.4 72例正常男性的RP%和PDW非参数相关分析 结果:r=0.408,P=0.000,男性组RP%与PDW之间有相关关系。对75例正常女性的RP%和PDW进行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r=0.455,P=0.000,女性组RP%与PDW之间有相关关系。72例正常男性按PDW结果分组分成3组,各组之间进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4.224,P=0.019,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75例正常女性结果分成3组,各组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6.804,P=0.002,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表5)。对男性及女性各组结果进行Post Hoc检验(表6),男性PDW<15.5组与15.5≤PDW≤18.1组RP%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男性PDW<15.5组RP%结果低于15.5≤PDW≤18.1组;女性PDW>18.1组与15.5≤PDW≤18.1、PDW<15.5组RP%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5 不同MPV人群的RP%结果表6 不同PDW数量人群的RP%值的多重比较
2.5 72例正常男性的RP%和PLCR非参数相关分析 结果:r=0.421,P=0.000,男性组RP%与PLCR之间有相关关系。对75例正常女性的RP%和PLCR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r=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丹参干预 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D 二聚体的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