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
,1年生存率为28.26%。
2.2 肿瘤相关症状 治疗前有肿瘤相关症状者30例,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的19例,症状缓解率为63.33%。在这30例中,影像学上PR 6例,症状全部缓解;影像学上SD 11例,症状缓解9例;影像学上PD 13例,症状缓解4例。
2.3 不良反应 本研究吉非替尼单药治疗NSCLC常见不良反应为Ⅰ度、Ⅱ度皮肤改变及腹泻,Ⅲ度少见,无Ⅳ度。有1例患者出现双足皮肤干燥脱皮,皲裂而影响行走。见表2。表2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 NSCLC的不良反
2.4 近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46例患者中,KPS评分不同对近期疗效无影响(P=0.964);与吸烟患者相比较,未吸烟患者有效率虽达到32.26%,比吸烟患者13.33%高出近20%,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311);吉非替尼对老年女性、腺癌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男性及非腺癌患者。见表3。表3 46例老年晚期 NSCLC患者近期疗效分层分析注:同项目中不同子项间比较,*P<0.05
3 讨论
肺癌是全球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随着大气环境的持续恶化和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态势[1],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治疗亦凸显重要。由于老年患者内科合并症状多,重要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心理和生理耐受力弱,放疗、化疗及手术等治疗手段受限较多,故一般确诊肺癌后多采取支持、辅助和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方式为主,患者面临生存威胁和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饱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领域,给肿瘤治疗注入了新的生机,随着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启动EGFR信号传导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2],激活EGFR可导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50%~80%的NSCLC存在EGFR表达或过表达[3]。有效阻断EGFR信号传导,成为靶向治疗的关键。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是近年用于治疗晚期NSCLC的靶向药物,它能选择性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能有效阻滞细胞增殖信号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IDEAL(iressa dose evalation in advanced lung cancer)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对常规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仍有12%~18%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为42%~54%,症状缓解率>40%,中位生存期约7月,1年生存率约30%,对东方人种、女性、腺癌和不吸烟的患者效果更佳[46]。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相关毒性反应、腹泻、恶心等,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78],由于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点不同,故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上述特点对老年晚期NSCLC的治疗无疑是一个优势选择。
本组结果显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NSCLC有效率为26.09%,疾病控制率为69.57%,症状改善率为63.33%,TTP为3.8月,随诊>12月患者13例,1年生存率为28.26%,与日本及国内相关报道相近,也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老年肺癌姑息化疗有效率12%~41%的水平[710]。且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患者耐受性好,绝大多数患者不需住院,说明老年肺癌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确实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对于内科疾病较多,无条件接受手术、放疗的患者,或经过反复治疗已无药可供选择的难治老年NSCLC患者来说,吉非替尼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对于女性、腺癌和不吸烟的患者则更是优先选择。与传统的治疗相比,吉非替尼是否在长期生存方面更优,能否替代其他治疗方式而作为老年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手段,以及与最好的支持辅助治疗效果相比较,还需更多的随机临床试验验证。相信随着更多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必定会给
老年肺癌患者更多选择,适合老年肺癌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时代也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1] 杨慧琴,楚东岭,张斌,等.老年肺癌80例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3,17(5):277278.
[2] Ciardiello F, Caputo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议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