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调查 |
|
;在入院48 h后,患者出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具备以下之一者,可诊断为医院内真菌感染:(1)血液、清洁中段尿、脑脊液、浆膜积液、静脉留置导管及其他体内留置物标本的真菌镜检和(或)培养成阳性。(2)痰、大便等直接镜检阳性(见菌丝)或>2次培养均可见同一菌株生长。(3)病理证实为真菌感染。确定并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真菌感染。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可能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构成调查表。记录:住院天数,肿瘤转移,合并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近期感染应用抗菌素,创伤性操作(鞘内注射、导尿、动静脉穿刺等),化疗治疗疗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医院感染前最低值,其余指标如性别、年龄和日常生活能力(PS)评分等均以两分类变量或计数资料的形式表示,同时详细记录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培养、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 8.0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指标用 ±s表示,2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选出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真菌感染为应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219例,有医院真菌感染者59例,感染率26.94%。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多次或多种感染,计算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41.55%(91/219)。有、无医院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3.73%(14/59例)和10.00%(16/160例),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59例真菌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感染29例(49.15%),最为常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0.51%(18/59)、支气管感染占5.08%(3/59)、肺炎占13.56%(8 /59); 其次为肠道感染(20.34%,12/59)、口腔念珠菌感染(18.64%,11/59)、尿路感染(11.86%,7/ 59)。
2.2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时发现,2组在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PS评分、白细胞减少、抗菌素的使用以及创伤性操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注:与无真菌感染组比较,*P<0.05,**P<0.012.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采用逐步引入法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按其作用大小依次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运算结果见表2。最终进入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回归方程的有6个因素,为住院天数、年龄、PS评分、白细胞减少、合并基础疾病及抗菌素的使用,推测其与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表2 医院真菌感染形成多因素分析
项目回归系数ORP95%可信区间 合并基础疾病1.1993.316<0.011.410~7.796年龄0.0721.074<0.011.016~1.136PS评分1.2663.546<0.051.095~11.481抗菌素使用2.69814.844<0.013.007~73.272白细胞减少0.8802.412<0.011.453~4.002住院天数0.3721.642<0.010.734~2.552
3 讨论
我们通过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可见医院真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口腔等。而有报道老年患者普通感染常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常见发病部位[56]。本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率为26.94%,高于报道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11.6%) [7],显著高于有关报道的一般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0.52%~2.57%)[4,8],表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更易发生医院真菌感染。同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医院真菌感染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23.73%) 明显高于无医院真菌感染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0.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报道医院真
菌血症的病死率为23.1%~44.42%[910],提示医院真菌感染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是严重的。进一步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简述线粒体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对携带线粒体DNA A4263G突变的细胞株线粒体钙循环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议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