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缺血预适应后大鼠心肌中血红素加氧酶 1与炎症的变化 |
|
sp;interleukin8; heme oxygenase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抗氧化防御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增生效应。在疾病状态下HO1被激活后表达增高可能对器官组织有保护作用[1],HO1作为机体最易被诱导产生的抗氧化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肌梗死是一种免疫炎症反应已被广泛认同,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下肢缺血预适应(LIP)后心肌HO1和炎症反应的变化,阐述HO1在LIP后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防治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praquedawley(SD)大鼠80只,体质量250~350 g(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1 主要试剂及材料:白细胞介素8(IL8)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析试剂盒 (晶美生物公司)、4xdNTP、RNasin Inhibitor、Radom primer均购自Promega 公司、IL8及βactin上、下游引物(上海生工公司)。
1.2.2 主要仪器:酶标仪(上海弗鲁克公司)、75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制造)、UVPGDS8000凝胶成像分析仪(美国Gene公司)、普通光学显微镜及显微照相机(日本Olympus产品)。
1.3 方法
1.3.1 分组: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 ①AMI组(n=32)和假手术组(AMI sham, As,n=8),采用selye法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制作AMI模型:以结扎冠脉20 min内ST段、T波进行性抬高及结扎线以下心肌颜色变暗为LAD成功结扎的标志;开胸并暴露大鼠心脏,留线不结扎为As组。②LIP组(n=32)和假手术组(LIP sham, Ls,n=8),分离双侧股动脉,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股动脉,夹闭5 min,开放5 min,反复4次(一侧夹闭时另一侧开放)。随后进行LAD结扎制作AMI模型; 不结扎LAD为Ls组。为消除不同组间的影响,故每组各设一假手术组。
AMI组和LIP组均在操作结束后2 h、4 h、6 h、12 h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处死8只。2个假手术组每组8只,共16只,在操作结束时立即处死大鼠。
1.3.2 心电图:手术操作同时以MS400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并记录大鼠心电图,以心电图的改变判断心肌缺血的情况。
1.3.3 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及细胞浸润分析:实验各组大鼠心肌缺血12 h后,心肌组织用1%伊文思蓝和2%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分区:蓝色为正常心肌,砖红色为缺血心肌,灰白色为梗死心肌。染色后吸干水分,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白色梗死部位(IS)和砖红色的缺血危险区(AAR),用精密分析天平称重,并计算IS与AAR质量比值(IS/AAR),推测心肌梗死面积。同时用显微镜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高倍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用计数板计数外周血细胞。
1.3.4 血清IL8、心肌酶测定:取心腔内血液,4 ℃放置2 h后,离心(3000 r/min),取血清-80 ℃保存待统一测定。ELISA法测定IL8。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3.5 心肌组织IL8 mRNA、HO1 mRNA的表达情况: 提取总RNA及合成cDNA, 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合成及PCR 产物分析,大鼠βactin为内参照引物序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作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47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变迁的调查 下一个医学论文: 简述线粒体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对携带线粒体DNA A4263G突变的细胞株线粒体钙循环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