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凝血因子 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 |
|
基因和减少的FⅫ血浆水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携带FⅫ 46C基因型的纯合子的个体平均血浆水平为1.17 u/ml(±0.31 u/ml),而携带FⅫ 46T纯合子的个体平均血浆水平仅0.44 u/ml(±0.10 u/ml)。Kanaji 等[11]研究发现,在东方人中,46C/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7/0.73,而在高加索人中则相反,为0.8/0.2,并研究了这种多态性与FⅫ血浆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这3种等位基因类型与对应的FⅫ血浆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还在RTPCR中发现杂合子C46T的2个等位基因在肝细胞被同等的转录,提示这种多态性在转录水平或mRNA稳定性上很少受到影响,在体外的转录或翻译分析显示包含46T的cDNA比包含46C的cDNA产生更少的FⅫ,进而推测很可能FⅫ 46T多态性降低翻译效率并导致低FⅫa水平是由于翻译起始模式中另一个ATG密码子的产生或共有序列的破坏引起的。
3 FⅫ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
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及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对于这一类疾病发病学研究的热点在于对遗传性变异的探寻,而FⅫ作为凝血及纤溶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对其基因多态性也有相关研究。目前国外有较多报道FⅫ基因C46T多态性和多种血栓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但结论各不相同,仍存在着争议。
3.1 FⅫ C46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Santamaria 等[13]对西班牙205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和231例年龄、性别、种族匹配的受试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等位基因T突变的纯合子与IS增加的危险度相关联,并提出C46T多态性在西班牙人群中是IS的一个基因危险因素。而 Oguchi 等[14]研究了日本人中FⅫ基因C46T多态性的分布并提出该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无关联。
32 FⅫ C46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Zito 等[15]在西苏格兰冠状动脉预防研究(WOSCOPS)中评估了高胆固醇男性FⅫ基因C46T多态性对冠心病(CAD)发病的危险度。 441例冠心病患者和990例对照者都检测了基因型,对照组TT纯合子的频率为8.3%,病例组为11.8%。与CC和CT组相比较,TT基因型在CAD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在高胆固醇男性中FⅫ基因C46T多态性的TT基因型与高CAD风险相关联,并推测FⅫa血浆水平低导致纤维溶解作用减弱可能是CAD风险增高的机制。Francesco Zito等[16]研究发现FⅫ C46T多态性对FⅫa及纤维蛋白肽A(FPA)有决定性作用,提示在体内FⅫ影响凝血途径的活性状态及纤维蛋白裂解为FPA,指出FⅫa水平在CAD高危中年男性中是升高的。 Endler 等[17]对30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227例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的FⅫ C46T基因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在SCAD组54.2%的个体携带野生型FⅫ 46C,37.9%的个体是杂合子FⅫ C46T,7.9%的个体是纯合子FⅫ 46T。相反,在ACS组,54.1%是野生型FⅫ 46C,42.6%是杂合子FⅫ C46T,仅3.3%携带纯合子FⅫ 46T基因型。提示FⅫ 46T基因型对以前发生过冠心病的患者发生ACS具有保护效应。 Kohler 等[18]等研究了266例经血管造影发现的可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和185例健康对照者,发现这种多态性在心肌梗死病人、无心肌梗死的病人及对照组之间和所有病人与对照组之间均无区别,从而提出FⅫ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疾病的程度无相关性。
33 FⅫ C46T多态性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Tirado 等[19]对西班牙人群FⅫ C46T基因型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50例静脉血栓形成的无关连续病例和25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受试者,证实不同基因型的个体FⅫ血浆水平显著不同,基因型46T与血栓形成风险升高相关联,提出该多态性在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辛伐他汀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