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总体止血能力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
|
20 g/L。
2.4 凝血因子对OCP和OHP的影响 我们以因子Ⅷ缺乏血浆(因子Ⅷ含量1%)为实验材料,观察了凝血因子对OCP和OHP的影响。如图3所示,在因子Ⅷ缺乏血浆中加入不同量的因子Ⅷ(加不同量的正常混合血浆),随着因子Ⅷ含量增加(相对活性0、1.625、3.125、6.25、12.5、25、50、100),OCP值逐步增大,并伴随着反应延滞时间缩短。类似结果也见于OHP。表明OCP和OHP都能反映凝血障碍。
2.5 重复性、精确性测试 取正常混合血浆100 μl,加40 u/ml UK(终浓度),再加900 μl含TF的缓冲液(0.1 mmol/L Tris、20 g/L PEG6000、10 g/L Tween80、5 mmol/L CaCl2,pH 7.30),在340 nm测试OHP。OCP测试与上述实验体系相同,但反应体系不含UK。测得OHP变异
系数为 3.5%(n=10),OCP为2.8%(n=10)。测得正常人(n=36)OCP、OHP和OFP值分别为 4.84±1.40、2.37±0.91和51.27±9.66。正常混合血浆OHP、OCP及OFP测试图如图4所示。其中OCP等于OHP光密度面积加OFP光密度面积。
2.6 不同病人OHP、OCP和OFP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妊娠、冠心病和血友病病人OHP、OCP和OFP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妊娠、冠心病病人的OCP和OHP 值均明显增高,而OFP值减低,并伴随纤维蛋白生成反应延滞时间缩短(结果未显示)。表明此类病人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和/或纤溶活力降低。血友病病人OCP和OHP值明显降低, OFP值也有所降低。说明血友病存在严重凝血障碍。表1 不同病例OHP、OCP和OFP测试结果
3 讨 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试图建立一种能够反映总体止血能力的试验,用于评价机体止血平衡。早在1995年,Hemker等[4]就建立了所谓内源凝血酶能力(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测定方法,用于评价机体凝血平衡。该法是以低浓度TF和磷脂混合物激活血浆,用人工发色底物测定凝血酶生成,根据凝血酶生成图(thrombogram)测算ETP。ETP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高凝状态病例,包括抗凝血酶缺乏、凝血酶原高度表达(凝血酶原A20210C)、蛋白C/蛋白S缺乏、因子Ⅴ Leiden突变和口服避孕药个体;ETP减低见于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ETP法采用TF和磷脂混合物,能够全面激活凝血过程,能够反映机体某些血栓前状态和凝血障碍,但该法以凝血酶生成为监测终点,所以只能反映凝血酶形成以上阶段的凝血功能,并不能反映凝血的全部时相(如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也没有包括纤溶过程,因而还不能说该法能反映总体止血功能。1999年He等[1]报道了一种OHP测定方法。该法是在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存在下,用小量凝血酶激活血浆,直接观测纤维蛋白形成和降解过程。虽然这种方法能够观测到凝血和纤溶过程,大体上可以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但该法以凝血酶作为凝血激活物,直接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忽视了因子Ⅷ和其他诸凝血成分相互之间反应对凝血的推动作用。实际上,这种方法很难真实地或者全面地反映凝血状况。 TF被公认是最重要的凝血激活物。我们很早就发现[3],用低浓度TF激活甲型(缺乏因子Ⅷ)或乙型血友病(缺乏因子Ⅸ)血浆时,所检测到的凝血酶生成量与正常人相比异常减低。用纯化的因子Ⅷ和因子Ⅸ重建血友病血浆后,凝血酶的生成量即恢复正常。证明了由低浓度TF启动的凝血依赖内源凝血途径。这一结论在此项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当以低TF浓度(1/2 000稀释度以下)激活血浆时,与对照血浆比较,因子Ⅷ缺乏血浆的OHP值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因子Ⅷ缺乏而导致因子Ⅷ反馈活化环节受阻,所生成的小量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评估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