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加曲班临床应用的进展 |
|
【关键词】 阿加曲班; 临床应用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作用
不依赖于体内的抗凝血酶,直接与凝血酶结合和灭活,分为的二价抑制剂(bivalent)和一价抑制剂(univalent)。二价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包括水蛭素(hirudin)和hirulog(bivalirudin),同时作用于凝血酶的活性部位和底物识别部位。一价抑制剂为合成的低分子制剂,以阿加曲班(argatroban)为代表药物,其商品名为诺保思泰(Novstan),这类药物只作用于凝血酶的活性部位(图1)。
图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作用点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总体特点:① 直接灭活凝血酶(因子Ⅱa)的活性,对凝血酶的产生没有直接作用,其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② 不但灭活液相凝血酶,还能够灭活与纤维蛋白血栓结合了的凝血酶;③ 阻断凝血瀑布的正反馈,间接抑制凝血酶的产生;④ 治疗剂量下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不导致血小板减少症;⑤ 具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效果和安全性可以预测;⑥ 与aPTT(小剂量)或者ACT(大剂量)相关性良好。
2 阿加曲班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阿加曲班是化学合成药物,是精氨酸的衍生物,属于低分子抑制物,分子质量527 u。阿加曲班直接与凝血酶的催化活性位点(包括丝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结构)结合,灭活凝血酶。阿加曲班与凝血酶结合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是一种完全可逆的过程,同时阿加曲班对凝血酶具有高度亲和性。阿加曲班对人凝血酶抑制常数为3.9×108M,在血液中大约有54%与血浆蛋白结合。由于阿加曲班分子质量小,它能进入到血栓内部,直接灭活已经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此外,阿加曲班还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收缩,下调各种导致炎症和血栓的细胞因子。阿加曲班的t1/2只有数分钟,停药后短期aPTT或者ACT即可恢复,故容易控制或者滴定药物抗凝的水平,虽然如此,但阿加曲班抑制凝血酶产生和活性的作用却能持续较长的时间。静脉应用:低剂量使用aPTT监测,大剂量使用ACT监测,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剂量与抗栓水平呈线性关系。不干扰血小板功能,不引起血小板下降,不引起出血时间延长。阿加曲班具有良好的剂量耐受性,在相当宽的剂量范围或者抗栓水平内无出血等不良反应,无明显的副作用。阿加曲班停药后aPTT在2~4 h内恢复到正常,清除t1/2为39~51 min,而且不受年龄、性别和肾功能的影响。阿加曲班在肝脏代谢,通过胆汁粪便排出,肾功能不全时不需要减量,但肝功能不全时应当加强监测,并适当减量。在中等肝功能损害的病人,阿加曲班的清除降低大约4倍,清除t1/2增加3倍(达到152 min),剂量应相应调低4倍。阿加曲班无免疫原性,与肝素抗体没有任何交叉反应。阿加曲班不产生任何中和或者非中和抗体,效价恒定,除非有要求,在用药过程中无需任何剂量调整。阿加曲班与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和干扰,合并用药不需要调整剂量。与华法林同时应用可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延长,此时阿加曲班的剂量应限制在2 μg/kg·min-1以下,INR超过4时需要停用阿加曲班。阿加曲班与肝素或水蛭素比较,在相同的抗凝水平 (ACT) ,抗栓的作用更强,尤其是与纤维蛋白结合的血栓。其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有抗原性,可以产生抗体;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需要减低剂量;安全性及安全有效范围不及阿加曲班更宽;停药后短期aPTT恢复的特点使得阿加曲班即便过量也会很快自然恢复凝血功能。迄今所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还没有中和的药物。
3 阿加曲班与肝素比较
3.1 在健康志愿者中静脉注射阿加曲班(n=18)或肝素(n=18),评估其对aPTT峰值的影响。阿加曲班对aPTT的影响随剂量缓慢增加,而且呈线形关系,剂量增加8倍(30~240 μg/kg)时aPTT峰值仅增加2倍(39~75 s),而肝素明显而快速影响aPTT,剂量增加2倍(15 u/kg到30 u/kg)就可使aPTT峰值加4倍(64~141 s),剂量大于或者等于30 u/kg时,aPTT常常超过400 s。特定[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阿加曲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评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