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抑制小型猪冠脉再狭窄研究 |
|
修复, DAB显色, 同时做不加一抗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阴性对照。每个切片任取5个高倍视野(×400)计数阳性细胞数,将阳性细胞数累计后取平均值作为每只动物的阳性细胞数。
1.3.5 安全性检测 支架植入前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前取实验动物外周血行血常规和血肝肾功能检查(ALT、AST、CREA)。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均数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管造影定量结果 见表1。表1 28d组血管造影定量结果 注:表1为5组支架术后28 d组血管造影定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100μg组与雷帕霉素组比较*P>0.05,与裸金属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60μg组、雷公藤内酯醇200μg相比△P<0.05。
2.2 组织病理学结果 见表2。 表2 28d组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注:表2为5组支架术后28 d组血管造影定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100μg组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比较*P>0.05,与裸金属支架组、雷公藤内酯醇洗脱60μg组、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200μg相比△P<0.05。
2.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见表3。表3 7d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注: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100μg组与其它4组比较*P<0.05。其它4组相比P>0.05。
2.4 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安全性检测结果 手术前与手术后7 d组、28 d组抽血比较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丙氨酸转氨酶、血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血肌酐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处死后重要脏器大体形态及病理学检查证实无炎症反应及坏死。见表4。表4 7d组、28d组术前与术后抽血结果 注:各组相比P>0.05。
3 讨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在小型猪冠脉再狭窄模型可有效抑制冠脉内膜增生,预防再狭窄,其中100 μg组较60 μg组和200 μg组抑制内膜增生作用效果好,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安全性检测显示未发现毒性反应。本实验7 d观察终点组还观察到了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抑制NFκB的作用。
雷公藤内酯醇是从中药雷公藤中分离提纯出来的一种三氧二萜内酯化合物单体,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抗增殖的作用。我们发现雷公藤内酯醇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它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百分含量,减少S期细胞的百分含量,阻断细胞由G0/G1期向DNA合成的S期转化,提示雷公藤内酯醇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转化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3]。我们将雷公藤内酯醇药物洗脱支架(剂量浓度为120 μg和200 μg)植入猪的冠状动脉中,以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的猪做对照,结果显示支架植入后4周,雷公藤内酯醇洗脱支架在猪支架内再狭窄模型中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似,均优于裸支架组 [4,5] 。本实验于小型猪冠脉内置入裸金属支架,雷帕霉素支架,雷公藤内酯醇60 μg支架、100 μg支架和200 μg支架等5个组,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于28 d后行冠脉造影和病理组织检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凝血酶受体GP Ib IX V复合物表达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MVIS 2035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参数评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