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至1999年7月我们观察了12例延髓卒中患者,除有病变侧舌瘫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外,同时还有病变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移,形成假性中枢性面瘫,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2例均为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6~72岁,平均57岁。每位患者均由2名高年资神经科医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于发病48 h后,进行头颅MRI检查。
结果: 12例中病变位于延髓左侧3例,右侧9例。其中延髓梗死10例,延髓出血1例,延髓出血性梗死1例。12例均有病变侧舌下神经瘫,病变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移,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其中舌肌萎缩9例,舌肌震颤5例,对侧肢体瘫痪、肌力0~Ⅱ级3例,Ⅲ ~Ⅳ级9例。经对症治疗,治愈6例,好转6例。12例患者病变侧鼻唇沟均变浅,最早出现恢复,且恢复正常。
讨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病变侧舌下神经瘫,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移,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对于这样复杂的临床表现,用以往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的理论是很难解释的。我们认为,延髓卒中出现病变侧假性中枢性面瘫的原因是由于面神经解剖特点所决定的。当舌下神经核有病变,而面神经核未受损时,除有舌肌麻痹,尚可有病变侧口轮匝肌不全麻痹。舌下神经核病变累积部分面神经纤维损害时,尽管其性质为周围性面瘫,但由于病变仅选择性损害了支配口轮匝肌的面神经纤维,而支配额肌、眼轮匝肌的面神经纤维并未受损,因此,表现为病变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对侧偏移,引起假性中枢性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