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进展

  3.6 BAL治疗尘肺 通过BAL中的全肺灌洗(WLL)来对尘肺急性期进行治疗,国内已有数家医院在进行此项治疗研究,有很好的成功经验。

  3.7 BAL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 早在1963年Ramirez首次给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用大量液体进行WLL,这是在全麻下进行,灌入液体量大,至今为止尚未制定出统一标准。经WLL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症状。

  3.8 BAL治疗吸入放射性微粒及其它疾病 应用BAL中的WLL进行清除肺内放射性物质,在进行狗和狒的研究中,确定了WLL的清除效果。

  4 经纤支镜注射药物治疗肿瘤

  4.1 治疗鼻咽癌 对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复发的病人,采用经纤支镜直视下,对鼻咽顶部复发病灶用纤支镜注射针向NPC病灶内注入5-Fu,每周注射2~3次,共注射6次,2个月后鼻咽顶部的癌性病灶完全消失。如果新病人,用此法加上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4.2 治疗中央型肺癌 对于不能手术的病者,经纤支镜直视下,向肿瘤组织中注射5-Fu,每周2~3次并加用放射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使气道阻塞改善,可改善通气功能。

  4.3 治疗肺泡细胞癌 对于肺泡细胞癌患者,特别是双肺罹患此症者,除施用全身化疗外,局部使用大剂量5-Fu或DDP(顺铂)灌注治疗,尤其当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疗者可用此方法治疗。常规纤支镜检查,如气道内有多量分泌物时,可抽吸,必要时用类似BAL方
法灌洗抽吸后,向一侧肺各叶支气管注入抗癌药物,每周2~3次(两肺轮流注药),每次注入药物剂量约为全身化疗每次用量的1~2倍,注药后应用止呕剂及镇静剂。

  5 用纤支镜替代胸腔镜

  用气管导管插入胸壁之切口到胸腔内,进行引导。纤支镜沿导管进入胸腔内,在所检查的范围内,如见到自发性气胸,脏层胸膜有小的破裂孔,有气泡溢出时,可向裂孔处注入粘合胶或50%葡萄糖液,可使裂孔粘合。如因在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有纤维条索粘连,使裂孔不能闭合时,可用活检钳或微型电刀把纤维条索切断使裂孔处能闭合,起到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作用。如发现胸腔内有出血时,可用电烧灼止血。

  6 治疗支气管胸膜瘘及气管食管瘘

  瘘孔非肿瘤引起,孔洞约0.3cm以下多可“修补”成功。有人用过的药物有:10%硝酸银、粘合剂、速高捷(Solcoseryl)、纤维蛋白胶等。

  7 咯血的治疗

  有人曾用无水酒精注射至出血部位。常用药物如立止血(Reptilase)可注射到出血部位,也可静脉推注,止血效果肯定。再有可用高频电刀通过纤支镜止血,也可用导管气囊止血,也可用气管插管插入气管打胀气囊起到止血作用。

  8 高频电刀治疗气管支气管良性及恶性病变

  对外伤瘢痕引起支气管狭窄,手术后支气管内生长的肉芽肿,异物引起的肉芽肿,以及气管支气管内良性肿瘤和其它良性病变(如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气道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均可治疗。

  9 激光治疗气道阻塞

  现常用YAG(钇铝石榴石)激光和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肺癌,也可以治疗良性肿瘤及炎性肉芽肿等。

  10 微波治疗肺癌

  有人对中心型肺癌有气道阻塞症状又不适于手术者或手术后复发者,用微波治疗机加温同时加用放射治疗,增强了疗效,另有通过纤支

镜进入气道,可对中心型肺癌、良性疾患进行切割治疗类似高频电刀作用,切割面碳化程度比微型电刀小。

  11 冷冻治疗肺癌

  现在多通过金属气管镜治疗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的恶性肿瘤同时加用放射治疗,降温是用CO2气体,低温的气体连接探头可伸入气管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12 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

  在应用全身的化疗治疗外,局部应用在病灶处注药(异烟肼)、微型电刀切割治疗,以及“支架置放”多种方法(视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3 通过纤支镜进行气管插管

  常用于协助麻醉插管,呼衰病人的人工通气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的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14 纤支镜对危重病人置放胃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多潘立酮片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一例
    人内皮抑制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促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激光治疗玻璃体术后纤维膜渗出病人的护
    经纤维胃镜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胃粘膜病损
    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临床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硬腭穿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纤维粘连蛋白的免疫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