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急性髓系白血病原发性耐药的表达

5.2个月死亡。

  根据9例(去除3例早期死亡者)治疗后有效者得无病生存曲线(图1),根据12例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情况得总生存率曲线(图2)。图1可见,由于作无病生存曲线时,已经剔除了3例早期死亡者,因此,该曲线下降快,随访20个月后,目前仅存40%左右;图2为12例阳性表达者随访20个月的生存情况,其曲线较图1中曲线下降为慢,目前尚生存50%以上。

 

图1 无病生存曲线(n=9)

 

图2 总生存率曲线(n=12)

  3 讨论

  近年来,原发性耐药在急性初治髓系白血病中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且认为原发耐药的表达与AML的早期复发和难治有直接关系〔4〕,是以后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5〕。Nuessler等在两年前将182例初治AML分为表达阴、阳性两组,结果发现他们的复发率和预后完全不同(P<0.05)。其中,Bosch等(1996)发现p170蛋白在浆内表达为主,而O′Brein等(1996)则发现GSTP-1以膜上表达为主。

  本研究发现,12例阳性表达者M2占7例(58.4%),为首位。其中5例p170表达高于GSTP-1的表达,仅有1例GSTP-1高于p170表达,另1例两者表达相似。这7例M2中4例(57.1%)目前已死亡,1例仅达部分缓解目前亦已复发,说明M2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差。其它亚型的阳性病例表达累积尚不够,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105例初治AML的缓解率来看,耐药阴性表达者CR率(66.7%)和有效率(82.8%)均高于耐药阳性表达者CR率(50.0%)和有效率(66.7%),鉴于例数有限,尚无统计学差异。

  Champlin等(1990)报道,目前AML的5年生存率可望达到20%~30%,但本组耐药阳性表达者仅随访1年半,生存率曲线提示无病生存率已经小于25%。因此,耐药阳性表达与预后差直接相关。

  目前认为,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为一个多项机制共同参与的交叉耐药表达〔6〕,如LRP、TOPOⅡ介导的MDR、bcl-2的过度表达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我们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这方面的探讨,以求更多的进展。

  参考文献

  1,Fryxell K B,McGee S B,Simonearx D X,et al.Methyla

tion analysis of the human multidrug resistance 1 gene in normal and leukemia.Leukemia,1999,13:910~917

  2,张之南主编.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4~218

  3,陈松立,倪麟,胡晓波,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的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18:19~20

  4,Nuessler V,Gullis E,Pelka Fleischer R,et al.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P-glycoprotein in adult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patients.Ann Hematol,1997,75:17~26

  5,Longhurst T J,O′Neill G M,Harvie R M,et al.The anthracycline resistance-associated (ara) gene, a novel gene associated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a human leukemia cell line.Br J Cancer,1996,74:1331~1335

  6,Pallis M,Turzanski J,Harrison G, et al.Use of standardized flow cytometric determinants of multidrug resis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多次误诊1例
    腹部卒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3例误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