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
|
人中生长受阻发生率高达60%-88%[8],性成熟延迟常合并于生长受阻。研究证明生长受阻是由于热量摄取减少[9],而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口腔溃疡常存在于IBD的早期,频繁发作于疾病活动期。皮肤损害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及广泛坏死性丘诊可见到。肾结石在6%的病人中出现,其他合并症有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及肾盂肾炎,极少数有肾功能不全。肝胆系统在4%的病人中受影响,最常见的是硬化性胆管炎。眼科学合并症如内障、眼压升高等可以由IBD本身造成或是激素等药物治疗的结果,对于所有长期激素治疗的儿童间隔6个月应做眼科检查。 诊断 1.除外肠道感染 在确定儿童UC和CD诊断前最重要的是除外肠道感染,沙门菌、志贺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难辨梭状芽孢矸菌、兰氏贾第鞭毛遗忘及溶组织阿米巴等病原引起的感染有关IBD相同的临床表现。在一些病倒中急性胃肠炎可能合并或激发IBD初次发作。 2.实验室检查 筛查试验包括大便检查及血常规检查,Holmquist等注意到血小板增多、低血清白蛋白、高血清精蛋白水平在UC中与结肠的炎症密切相关,急性阶段反应物(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清粘蛋白)在CD中比率稍低于前者。如果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和 血清白蛋白结果都正常,则慢性IBD的诊断可能性不大[]10。近年儿童IBD血清学研究表明,核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UC诊断的特异性为92%,抗发面酵母抗体对CD的特异性为92%,抗发面酵母抗体对CD的特异性为95%-100%。这两种抗体阳性有助于IBD的诊断及选择及治疗方案[11]。 3.放射核医学 99m锝(99mTc)扫描是近年来对儿童IBD用于监测、定位、描述疾病性质的一项非侵入性的新技术。方法是用99mTc-六环甲基丙烯胺肟标记白细胞闪烁照相,研究证明其结果与内窥镜检查、放射学、外科方法等检出疾病分布之间有高度相关性。已被儿科用于IBD的筛查及随访。 4.X平片特征 可评估UC的严重性和炎症的程度:⑴粪便残渣的量和位置。残渣仅在炎性肠近端出现,如残渣在乙状结肠则表示有直肠炎,如无残则为活动性结肠炎。⑵肠结膜边缘的形态。炎症显示为颗粒状、不清晰、不光滑、虫蚀样则提示有溃疡。⑶结肠袋壁的宽度增加是肠壁水肿的早期表现。⑷结肠内径超过正常时中毒性巨结肠。⑸结肠直肠壁的厚度增加提示肉芽肿。CD的X线平片可看到小肠梗阻,结肠方面的表面与UC相似。 5.钡灌肠的特征 钡灌肠会增加严重患儿穿孔的危险性。UC病人的钡灌肠,常见粘膜粗糙或细胞颗粒变化及烧样溃疡,随病变扩展其残余粘膜形成网状结构,发炎水肿的粘膜形成息肉样表现即炎性假息肉。CD早期现粘膜颗粒性变伴淋巴滤泡增大,粘膜溃疡产生特征性“口疮”样损害,可以自然消退或间歇式复发,常见增大和加深,临近的溃疡彼此相连成纵型溃型,水肿粘膜升高产生“鹅卵石”症。 6.超声及CT特征 UC患儿局限于结肠粘膜的炎症在断层图像上不能识别。肠壁水肿时明显的壁增厚保留分层现象,不同壁层在超声像上表现回声不同的“靶”征象。CT检查也可等到相似现象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克隆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以心脑疾病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5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