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云,等)(5):297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检测(蔡小燕,许艳丽 ,钟志敏,等)(5):30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α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高祖华,邱夏桑)(5):3 04
重症神经精神性狼疮预后因素分析(梁柳琴,杨岫岩,梁健忠,等)(6):35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调节素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自 然杀伤细胞毒因子的变化(王玉亮,齐文成,穆红,等)(6):376
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许杰州,曾庆馀,肖征宇)(6):382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的观察(刘钢,王兰兰,谢其冰,等)(6) :38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王来,何培根)(6):386
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感染
中的意义(徐亮,顾越英)(6):388
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陈蓓,唐福林)(6):390
第八例--呕吐、腹泻合并肾盂积水(王鸥,钱家鸣)(6):394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及狼疮脑病一例(石军,徐益群,吴 淑俊,等)(6):397
青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二例(党同光,渠继民,刘永杰)( 6):398
见脱噬作用
红细胞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呼吸功能不全 见干燥综合征
呼吸困难 见系统性硬化
滑膜 见骨关节炎
见关节炎,类风湿
滑膜炎 见关节炎
环孢菌素 见狼疮肾炎
环磷酰胺 静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长期随访(戴岷, 陈顺乐,鲍春德)(1):33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回顾性研究 见风湿热
会议 第九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纪要(黄烽,朱剑 ,张卓莉,等)(5):322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纪要(李胜光,施桂英)(5):327
中国骨关节炎治疗现状研讨会纪要(张卓莉)(6):396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於强 ,梅振武,张锦生,等)(6):374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一例(伍沪生,宋慧,黄彦弘)(6):399
混杂因素 见临床试验
活组织检查,针吸 见骶髂关节
I
IgM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J
肌疾病 第三例--进行性肌痛、肌无力、酸中毒、酮尿症(吴 建红,刘湘源,黄次波)(1):59
基底膜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基因 见关节炎,类风湿
基因,MHCⅡ类 见小鼠,转基因
基因表达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见狼疮肾炎
基因型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脊柱炎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5年随访分析(肖征宇,曾庆馀,黄 少弼,等)(2):120
脊柱炎,强直性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肺囊性纤维化自发性气胸 一例(赵炎)(1):53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曾庆馀)(2):69
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张晓,戴冽,陈少琼)(2):94
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二例(张文,孙维生,张乃峥)(2):127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Th2淋巴细胞类型(朱剑,刘湘源,黄烽)(4):202[ ZK)〗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B
27抗原的纯化(官健,金大地,史占军 ,等)(4):216 东北战区部分男性官兵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曹铁梅,韩宏妮,段瑛春, 等)(5):307
着力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研究(曾庆馀)(6):335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干燥综合征五例分析(王彩虹,李小峰,王来远,等)(6):371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见柳氮磺吡啶
集落形成单位测定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家庭 见红斑狼疮,系统性
甲氨蝶呤 小剂量甲氨蝶呤所致严重不良反应一例(马丽,林冰 ,赵孟君,等)(1):6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