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炎性疾病,影 响皮肤、关节、肾脏等器官。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管炎是主要的病理变化[1]。复 合物的沉积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坏[2],并可引起凝血-纤溶及血小板 激活的异常[3]。 近年出现的分子标志物,如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D-二聚体(D-dimer, DD)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let α-granula membranin,GMP-140)为研究病人凝 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在SLE病人中检测上述分子标志物,并将其与临 床的关系作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门诊及住 院的50例SLE女性患者,年龄(33±8)岁,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SLE分类标准。正常 对照:40例女性正常人,年龄(32±4)岁。病人排除标准:口服避孕药、糖尿病、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2 300 mg/L),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 ml/min),正在使用肝素或华 法令。
1.2 检测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AT-Ⅲ(仪 器:美国Beckman公司Array protein system。试剂: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D和GMP-140(仪器:日本Microptate Manager 4.0 Bio-Rad Laborato ries Benchmark,试剂: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9.0统计软件,两组比较应用t检验分析均数组间差异, 用S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种变量间相关性。显著性水平α为0.05。
2 结 果
2.1 按Out等[4]法进行患者病情活动性判定:Out积分1分者3例,2分者9例,3分 者10例,4分者4例,5分者6例,6分者2例,8分者8例,9分者4例,10分者4例。
2.2 正常对照与患者的血清AT-Ⅲ、血浆DD、血浆GMP-140测定值:见表1。SLE的血清AT -Ⅲ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而血浆DD和GMP-140的均数与正常对照差别无显著性,将±2s作正常上下限。SLE中血清AT-Ⅲ升高有25例(50%),正常22例(44%),降低3 例(6%)。DD无升高及降低。GMP-140升高有16例(32%),降低30例(60%),正常4例(8%)。
表1 SLE与正常对照的AT-Ⅲ DD
GMP-140测定值(±s)
组别例数AT-Ⅲmg/LDDmg/LGMP-140ng/LSLE组50315±510.26±0.9914.1±8.1对照组40286±180.26±0.1215.2±2.8P值 0.020.190.21 2.3 SLE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与阴性组组间AT-Ⅲ、DD和GMP-140测定值:结果见表2 。
表2 SLE患者按ACL分组的比较(x±s)
组别AT-Ⅲ mg/L
DD mg/L
GMP-140 ng/L
ACL阳性307±54294±9713±7ACL阴性309±52218±45 17±13P值0.9370.1090.412 2.4 将患者病程、糖皮质激素用量、血清C3、C4、抗核抗体滴度、抗双链DNA 滴度、SLE活动积分(Out法)[4]分别与AT-Ⅲ、DD和GMP-140测定值作相关分析: 其结果见表3。
表3 各实验室及临床指标与分子凝血标志物的相关系数
组别AT-Ⅲmg/LDDmg/LGMP-140ng/L r值P值r值P值r值P值病程-0.260.18 0.070.76 0.160.46Out积分-0.340.11 0.400.07-0.010.9 7ANA滴度-0.060.82 0.010.99-0.490.0 6[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