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嗜酸细胞凋亡在激素抵抗型哮喘中的意义

表1 各组PBMC培养上液细胞因子浓度(±s)

组别例数IL-5(μg/L)P值GM-CSF

  (μg/L)

P值SS组30196±68 325±110 SS+DXM组30147±62<0.01*270± 97<0.05*SR组15235±98>0.05**256±131>0.05**SR+DXM组15210±75>0.1*312±147<0.05*

  注: 与自发分泌比较*P<0.05;与SS组比较**P>0.05  二、EOS凋亡与激素抵抗的关系

  体外培养72 h后,SS组与SR组患者的EOS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SS组表现较高的基础凋亡率为67±21和Fas抗原表达率为54±23,与SR组(33±17,27±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若用DXM诱导,凋亡率进一步升高(89±20,与自发凋亡率比较(P<0.01),但Fas表达率(60±17)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SR组不仅EOS自发凋亡率和Fas表达率较低,且用地塞米松诱导后凋亡的水平变化较小(41±18,35±13),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1)。加入同一个体的PBMC培养上液与地塞米松共同培养,可使凋亡率和Fas表达率降低,显示PBMC培养上液有对抗地塞米松诱导EOS凋亡的作用,但仅SS组Fas表达率和SR组凋亡率的降低与单独用地塞米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及<0.001,表2)。

  讨论

  目前已经明确EOS是参与哮喘气道炎症最主要的效应细胞, EOS募集入肺并释放损伤性介质是气道炎症的中心环节。近年发现EOS可在气道局部发生凋亡,凋亡时形成的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无内容物外溢,不触发炎症反应,因此EOS凋亡是气道炎症消退的有效途径,而局部凋亡-抗调亡机制失衡是气道炎症发展、持续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哮喘气道炎症时凋亡机制异常可能表现为凋亡不足或凋亡延迟。如钱桂生等[4]报道,哮喘组EOS凋亡率为(2.1±1.3)%,而对照组为(10.1±3.4)%,并推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白细胞介素1 β转化酶(ICE)过度表达可能是哮喘气道EOS凋亡不足的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GC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部分来自其诱导EOS及其它炎性细胞凋亡的活性。Wolley等[5]在1996年首次证实,GC治疗可使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气道中EOS明显减少,凋亡率明显增加,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GC通过诱导气道上皮细胞产生Fas而诱导EOS凋亡。近期国内亦有数项研究涉及GC对EOS凋亡的影响,如欧阳能太等[6]发现,DXM处理后的哮喘豚鼠,其气道中淋巴细胞(CD+4)减少,原因之一在于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周向东等[7]则报道,在体外培养中,哮喘患者外周血分离的多形核白细胞(PMN)、EOS、T淋巴细胞(TLC)凋亡延迟,显示处于凋亡抑制状态,而加入GC于培养基中,可显著增加EOS和TLC的凋亡,但却抑制PMN的凋亡,显示GC对肺部炎性效应细胞凋亡作用有一定异质性。GC对EOS凋亡的影响可能通过两个途径:(1)阻断Th2 CK基因的表达,使支持EOS存活的IL-3、IL-5、GM-CSF产生减少;(2)可能参与凋亡基因与受体的调节,如加强抗Fas单抗活性,活化EOS表面Fas等。

表2 各组EOS凋亡率与Fas表达水平(%,±s)

组别例数自发DXM诱导DXM+PBMC上液凋亡率Fas表达率凋亡率Fas表达率凋亡率Fas表达率SS组3067±2154±2389±20 60±1772±2848±21SR组1533±1727±1541±18535±1327±1218± 9

  激素抵抗型哮喘属于哮喘的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关于其诊断标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的定义为在保证依从性前提下,规则口服泼尼松每天40 mg,疗程2周,其FEV1占预计值%(<75%)的改善<15%[1]。但亦有作者提出异议,认为每天40 mg的剂量过大,对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中国人而言剂量尤嫌偏大。故国内孙永昌等[8]提出的修订标准所采用的给药方案为口服泼尼松每天20 mg,疗程7 d,我们亦采用此一方案。现有资料显示,哮喘时存在EOS凋亡延迟,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平喘作用可能与其诱导EOS及淋巴细胞凋亡有关,但对于哮喘中的激素抵抗现象是否与凋亡有关,目前尚缺乏重视。我们的试验证实,SS和SR组患者的EO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