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嗜酸细胞凋亡在激素抵抗型哮喘中的意义

亡的调控作用。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哮喘患者45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基础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7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占预计值%改善≥15%)。受试者无严重心、肝、肾疾患及恶性肿瘤,受试前1个月未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细胞毒药物。其中SS 30例,SR 15例,标准:口服泼尼松20 mg/d 1周,FEV1占预计值%改善≥25%为激素敏感型,≤15%为激素抵抗型。

  二、设备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仪(U-3400,日本日立公司)、751 GW型分光光度仪、酶标仪、流式细胞检测仪(Coulter Elitee ESP,法国)。人IL-5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人GM-CSFELISA试剂盒(ENDOGEN,美国)、FITC标记抗CD95,碘化丙啶(PI)染液(美国Sigma公司,工作液50 μg/ml),细胞固定-打孔试剂盒(IntraPrepTM Permeabilization Reagent,法国Coulter公司)。

  三、方法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嗜酸细胞的分离和制备:停用泼尼松2周以后,采取外周静脉血20 ml,肝素抗凝,等体积Hank液稀释、混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深圳华美公司分装)分离获取PBMC,用Hank液洗涤2次,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取管底颗粒细胞重悬于相对密度为1.070含10%小牛血清的percoll液。制备4个不同密度的percoll液,密度

分别为1.08 kg/L、1.09 kg/L、1.095 kg/L、1.10 kg/L,依次加入10 ml离心管铺成不连续密度梯度。将上述细胞悬液取2 ml加入离心管中,4 ℃、3 000 r/min离心20 min后,吸取1.095~1.10 kg/L界面的细胞[3]涂片,Wright-Giemsa染色证实EOS>90%,台盼蓝拒染法细胞活力>95%。细胞浓度调整为1×105/ml。

  2.PBMC体外培养及细胞因子检测:PBMC以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洗涤,制成细胞悬液,置96孔培养板,每份2孔,每孔细胞数1×105 ml,加入植物血凝素(PHA)终浓度为50 mg/L,其中1孔加入地塞米松(DXM,美国Sigma公司),终浓度为10-6mol/L,孵育24 h(37 ℃,5% CO2),吸取上液,以IL-5、GM-CSF ELISA试剂盒测定IL-5和GM-CSF浓度。

  3.EOS体外培养:EOS以无血清RPMI 1640液洗涤。制成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细胞浓度为每孔104 ml,每一受试者分为3孔,其中2孔分别加入:(1)DXM,终浓度为10-6mol/L;(2)DXM(10-6mol/L)+同一受试者PBMC培养上液10 μl。体外孵育72 h(条件同上)。

  4.EOS凋亡率与Fas抗原检测:取70 μ孔径尼龙筛网过滤孵育EOS,滤过液低速离心1 000 r/min,3 min,去上清;调整细胞浓度为104/ml,加入CD95-FITC10U,按操作程序在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后,加入5 ml PBS缓冲液离心洗涤,去上清。细胞固定打孔;经以上步骤处理的细胞转入流式上机试管,加入1 ml PI工作液作DNA染色,15 min后上机检测;由流式细胞仪专用数据分析软件(Elitee)进行数据处理。凋亡细胞与CD95(Fas)阳性细胞分别以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数表示。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表示,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结果

  一、 SS组与SR组哮喘患者PBMC产生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

  我们的试验显示,哮喘患者PBMC可在体外培养时分泌两种主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IL-5和GM-CSF,其基础分泌水平SR组较SS组患者略高,但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先在培养液中加入DXM,对SR组患者的PBMC产生细胞因子有轻度影响,与基础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可显著地使SS组PBMC产生的细胞因子浓度明显下降,提示激素抑制PBMC的作用在SS型哮喘较SR型哮喘敏感(表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细胞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纤维粘连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一氧化氮对肺泡巨噬细胞致炎效应的调节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