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山莨菪碱在非心原性肺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标准;常见病因为各种严重感染,包括重症肺炎,严重创伤,休克或急性脑病等;这种病例发病机理常为渗透性肺水肿;治疗需要山莨菪碱加有效氧疗,山莨菪碱应用方法一般首次静脉缓慢推注10~20 mg,然后加山莨菪碱20~30 mg于250~500 ml液体中滴注,在3~5小时内滴完;我们看到病情在2~4小时内常有显著改善,有的肺部水泡音可基本甚至完全消失,少数床旁拍片者,在胸片上的淡薄水肿阴影有所减少甚至显著减少,呼吸困难也明显改善,证明山莨菪碱已发挥良效,但由于这类病因的消除和肺损伤的修复尚需时日,山莨菪碱的半衰竭期也较短,如不维持用药并坚持数日,肺水肿则很快重现,前功尽弃;因此我们视病情需要常采用上述点滴剂量,每日2~3次,连续3~7日,直到病因基本控制,方可停用;这种方法使许多危重病例脱离险境,显著地提高了ARDS病例的抢救成功率;在冷厥型休克伴发肺水肿者,山莨菪碱对提高和维持血压,以及增加微循环的灌注都有明显的作用。第3种情况我们暂称慢性型,起病隐袭,经过缓慢;常见病因为晚期癌肿或晚期尿毒症等,其发病机理复杂,可以是高压性或渗透性,也可以两者并存;由于病因不能消除,肺损伤修复困难,山莨菪碱应用常不能起到明显作用。山莨菪碱的副作用主要是心率增快,但有效病例由于肺水肿的减轻,血氧及组织缺氧改善,大多在用药1小时后心率反能减慢下来。故除非有严重心脏疾病及心率过快者需要慎用外,一般没有太多禁忌。

  山莨菪碱是我国研制的药物,它的药理作用,国内有过许多研究,大体上包括循环动力学和非动力学两个方面:动力学方面主要指能直接阻断M-胆碱能受体和间接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所引起的变化,非动力学方面如防止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提高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阻断钙通道,抗氧化和稳定溶酶体膜等。山莨菪碱在非心原性肺水肿的防治上,可能主要还是动力学的。通过调节肺微血管的张力和表面面积以及轻度减少心排出量等,从而降低了肺微血管内的压力;当然它的非动力学作用,可能对于减少肺微血管的通透性也能发挥一定
影响。经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于病因可能除去,肺损伤可能修复或逆转的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例,可以发挥良好的消减肺内水分的作用;参考我们上述规范的方法和剂量,可使绝大多数患者取得显著疗效,包括有肺水肿病理基础的ARDS患者在并用机械呼吸的同时,可取得更高的抢救成功率。我们的经验证明这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中国人的一个贡献。

  勿庸否认,非心原性肺水肿不但病因及发病机理极其复杂,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容易漏诊或错诊,虽然我们很早就提出过一些鉴别的参考条件[4],但有时界定仍相当困难。我们选择的都是较典型的肺泡性肺水肿病例,不典型的或早期间质性肺水肿病例,大多还是以病因治疗为主,必要时试

用山莨菪碱1、2次也是可以考虑的,试用有效则按病情再决定维持的方法和剂量,无效则不必再用。至于我们上述的分型和规范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更多更广泛的实践加以补充或修正,使之完善。山莨菪碱对非心原性肺水肿的作用机理也不能说已经研究得很确切了,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包括从分子水平上进行探索。尽管如此,山莨菪碱在非心原性肺水肿中消除或减轻肺内水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值得珍视的。

  参考文献

  1 饶纬华,Culver PL, Dadak P, Staub NC. 山莨菪碱对实验性肺微循环损伤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1985,65:389-392.

  2 饶纬华,余祥庆,范希光,等.高频喷射通气和(或)山莨菪碱抗严重肺损伤的实验研究.江西医学院学报,1991,31:18-22.

  3 范希光,邱忠明,巫隆湖,等.高频喷射通气加山莨菪碱治疗急性非心原性肺水肿的临床初步观察.江西医学院学报,1993,33:25-28.

  4 饶纬华,曹宏宇,宋仰陶.非心原性肺水肿(综述).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1979,2:243-246.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山莨菪碱治疗低热型感冒的疗效观察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
    异丙酚与山莨菪碱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
    山莨菪碱治疗后烧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
    实验性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与一氧化氮的
    山莨菪碱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观察
    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山莨菪碱活血化瘀作用与肺主气朝百脉关
    东莨菪碱和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
    川芎嗪与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改善东莨菪碱致学
    氢溴酸山莨菪碱联合利多卡因预防产时宫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