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双球囊导管法基因导入血管的实验研究

射苯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仰卧位固定。右股三角区纵行切口暴露股动脉及其分支,切开股动脉分支并逆行插入7F双球囊导管至髂动脉。经尾端注入0.5 mL空气充盈前囊,来回拖拉3次以剥脱血管内皮细胞。继之,后撤导管于股动脉处后,充盈双球囊以形成长约2.5 cm的无血流间腔。经导管侧孔用生理盐水冲洗间腔3次,注入0.25 mL约含3.0×109 pfu的Adex 1SR-lacZ入间腔,培养30 min。其间腔充盈压经压力传感器监测小于200 mmHg。随后,经导管侧孔回收病毒,生理盐水冲洗3次。松解球囊,撤除导管,结扎股动脉分支,恢复血流,缝合伤口。左侧股动脉依同法注入0.25 mL约含3.0×109 pfu的Adex1W入间腔,培养30 min。术毕,动物送动物中心饲养。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双球囊导管法导基因入血管示意见图1。

 

图1 双球囊导管法导基因入血管示意图

  3.组织化学分析 基因导入后24小时(n=2)和3、7、14、21、28及35天(n=3),经静脉注入过量苯巴比妥钠处死动物,迅即取出双侧股动脉,并沿血管长轴用锐利眼科剪剪开股动脉。冷生理盐水冲洗血管3次后,置于2%甲醛+0.2%戊二醛/PBS(pH 7.4)液中于4℃固定6小时。继之,PBS冲洗5次,浸泡冲洗10分钟×3次。随后将血管置于5 mmol/L铁氰化钾+5 mmol/L亚铁氰化钾+1 mmol/L二氯化镁+1 mg/mL x-gal的PBS液中37℃培养5小时。

  染色完毕后,血管经生理盐水冲洗3次,重新置于2%甲醛+0.2%戊二醛/PBS(pH 7.4)溶液中于4℃固定24小时以上。继之将血管沿横轴切成5 mm条片,石蜡包埋。使用组织切片机将包埋组织切成5 μm的切片,经核固红法(nuclear
fast red)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结  果

  由于本实验所用腺病毒携带有细菌lacZ基因,后者表达的蛋白产物β-半乳糖苷酶与底物x-gal发生化学反应后呈蓝色,故本实验极易观察到基因是否得到表达及基因表达的部位与范围。经双球囊导管侧孔(图1)注入0.3 mL约含3.0×109 pfu之重组腺病入剥脱内皮后股动脉,经组织化学分析发现,lacZ基因在血管内侧的表达面积近乎100%(图2B),组织切片示lacZ基因表达的深度近血管中膜的2/3(图2C)。而导入对照腺病毒之血管未见蓝染(图2A)。

 

图2 双球囊导管法基因导入犬股动脉后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A.对照血管大体标本,×6; B.导基因后7天血管大体标本,

  ×8;C.图2B血管组织切片标本,×120.M:中膜;O:外膜

  继之,我们观察了lacZ基因在血管中表达的时间曲线。20只犬分别于基因导入后24小时,3、7、14、21、28及35天处死动物,取出股动脉,经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导基因入血管24小时后即可见lacZ基因表达,3天后达峰值的75%,7天达高峰,后渐退并维持28天,35天后则消失。说明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血管后其外源基因之表达呈一过性特点。

  讨  论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研究的热点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作为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细胞倍受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它参与了疗效确切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4]。导基因入血管,抑制VSMC的增殖与游走可能为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迄今为止,高效率导基因入血管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在体直接对动脉壁进行高效的基因转移,至今对各国学者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5]。

  腺病毒载体具有高转染性,可转染增殖和非增殖细胞,且可携带大的基因片断,视为心血管系统基因转导和基因治疗的合理载体[6]。本研究使用双球囊导管法将重组腺病毒导入犬剥脱内皮后股动脉,经30分钟常规压力下培养,7天后的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lacZ基因在血管内侧的表达面积高达95%以上,其深度亦达血管中膜2/3以上(见图2B和图2C)。提示腺病毒载体转基因入在体血管具有高效性。

  然而,因腺病毒载体不能整合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其携带基因的表达具有一过性的特点[7]。本观察发现,腺病毒介导性基因导入血管后,其基因在血管中表达于第7天达高峰,此后渐退至4周左右消失。有关其消失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8]。

  值得指出的是,双球囊导管法基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置入支架术与球囊扩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手术中的运用与
    食管球囊扩张吻合的临床研究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的预防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的预防
    Inoue球囊导管的优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单球囊导管扩张及内支架置放治疗布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后再狭窄及远期疗
    三腔单球囊导管经皮二尖瓣分离术的临床
    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预防二尖瓣反流的
    大鼠血管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局部纤连蛋白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