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华法林较敏感,对负荷量的华法林可能产生过度反应,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其剂量应偏低。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常见可增强抗凝药物效价的药物有胺碘酮、雄激素类、西咪替丁、戒酒硫、红霉素、甲状腺素、甲硝唑;降低抗凝药物效价的药物有抗甲抗腺药物,巴比妥类、苯乙哌啶酮、利福平等。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必须使用时应适当调整剂量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除上述与出血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及其预防外,还应特别重视抗凝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血酶元时间测定。因PT测定方法不同,结果差异很大,故目前推荐INR作为监测PT结果的方法,INR差异较小,容易统一,为连续监测华法林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避免过度抗凝治疗开始1-2周内,每隔1天检测1次。老年人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系统出血常见,在治疗开始的前4周内定期作尿便常规检查。
5.几种特殊情况的抗凝治疗
5.1房颤电转复中的抗凝治疗
电转复作为房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广为应用。转复为窦性心律可以使卒中危险性下降,并可增加输出量和运动耐力,从而也就没有了抗凝治疗的必要。但电转复同时也使栓塞事件发生率增高,有前瞻性研究证实未进行抗凝治疗而转复的栓塞发生率为3.4%-7.2%,而进行抗凝治疗发生率为0-0.8%17-18故多数研究人员主张对房颤持续发作超过48小时以上的患者进行转复前3周开始抗凝治疗,剂量为2.0-3.0 iNR。复律成功后继续抗凝4周,因此时心房电活动虽已恢复正常,但仍可能因机械收缩效率低而使血栓产生。
5.2 孤立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孤立性房颤是房颤的一种特殊类型,指没有明确病因和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房颤。对于年龄偏低的孤立性房颤患者因其卒中危险性极低,不需要抗凝治疗,而老年孤立性房颤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325mg/d19。
5.3新近发生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
新近发生卒中房颤患者开始治疗的理想时间还没有定论。脑栓塞研究小组建议对于轻.中度卒中,如果CT证实没有出血,可以在卒中24-48小时开始抗凝治疗;对于大面积栓塞,对应在卒中发7d后排除了延迟性出血后开始抗凝治疗。
6 结 语
总之年龄是一个与房颤,栓塞性卒中及抗凝治疗出血并发症均密切相关的因素。老年房颤患者在从抗凝治疗中获取益处的同时,又面临严重出血产发症的挑战,使得医生和患者在决定开始治疗前需反复权衡利弊。有关此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Aronow WS .Drugs Aging ,1994,4:184-193
Aronow WS ,Ahn C .Aging Clin ExpRes ,1996,8:32-34
Fiore LD ,Geriatrics ,51:22-31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Circulation ,1991,84:527-539
The Boston Area Anticoagulation Trial for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 N Eng J Med ,1990,323:1501-1511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ion ,Lancet ,1994,343:683-685
EAFT (European Atrial Fibrillation Trial)Study Group,Lancet ,1993,342:1255-1262
Sebastion JL ,Tresch DD .Geriatric Cardiology ,1996,51:56
Aboaf AP ,Wolf RS .Arch Inter Med ,1996,15
6:362-367
Feiuberg WM ,Blackshem JL .Laupacis et al .Chest,1995,155:469-473
Laupacis A ,Albers G ,Dalen J et al .Chest,1995,108:352-359
The S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 .Arch Inter Med ,1996,15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