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三分之一心血管病患者伴随心理异常

管病患者更易患上抑郁症。吴同果指出,像慢性心衰患者,都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很多愈后效果并不好,有的出院不到一个月就又再进医院。有些慢性心衰患者可以查出病因,治疗起来效果还不错,但不少患者病因难于祛除,医生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有统计表明,在重度心衰患者中,死亡率可达到20%~30%,其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和癌症差不多。发病时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意志极度消沉。
    
     一位46岁的女患者,不幸于三年前患上扩张性心肌病,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长期下岗,家里经济很困难。从她的病情来看,最好的方法是换心,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供体,只好一次次住院出院。患者很绝望,又觉得拖累家人,动不动就不肯吃药,时时说“让我死了算了”。 吴同果说,对于这类患者,医生们会对她进行抗抑郁治疗,即使她的生命没法挽救,但减轻心理疾病可让病人更愿意配合医生治疗,也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其家人的情绪也会更好一些。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40多岁王
女士近来心情很差,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从老公、孩子甚至钟爱的宠物狗,她都觉得看不顺眼。此外,王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可这几个月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有时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藏到里面。王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王女士量了血压,这才发现,原来王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吴同果指出,王女士的情绪问题,与早期高血压的发病也不无关系。正是因为患了早期高血压,她才会比以前更经常地出现心慌、头晕、头痛、心烦等症状。早期高血压虽然不严重,但如果不加干预,会越来越厉害,而及时治疗则可防止病情加重,保护各脏器功能,也可有效避免出现心力衰竭、肾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吴同果说,有些患者既有心理问题,又有心血管问题,但表现却不一样,有的以前者症状为主,有的以后者症状为主,这种时候就需要医生小心甄别,看到底是心血管病引起了心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引发心血管病。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动向之一  细胞因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