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颅内静脉窦血栓3例

”、“Datap征”,还可以明确显示静脉窦血栓的伴随征象。结合临床体征可以拟诊本病。但是通常不能确诊静脉窦血栓形成,而且特异性征象出现率低,没有经验的医生难以识别,故其对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帮助有限。脑血管造影作为有创性检查,可以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的情况,具有目前CT和MRI甚至MRA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血栓本身,亦不能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的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程序;其检查的创伤性和可能加重患者的颅内高压的危险性也影响了其及时应用。MRI具有CT和脑血管造影的优点,除与CT相同可以显示血栓形成后继发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及程度外,MRI还可直接显示静脉窦和血栓本身,又有反映血栓的病理基础及演变过程,尚可用于观察治疗效果,但急性期容易漏诊,MRI和MRV技术相结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准确诊断,是诊断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敏感,准确和便捷的最佳方法。

    23  治疗  CVT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如降颅压、抗惊厥、支持疗法,对因治疗如抗感染及CVT所有的促发因素抗血栓治疗。因其特殊的病理机制使抗凝溶栓治疗顾虑较多,但近年来有关该病的治疗有了许多可喜的进展。

    抗凝治疗:因病理学改变为出血性梗死,以至于认为禁忌使用抗凝剂,围绕着抗凝抗栓剂的使用问题近10年来经历了引人关注的再评价,肝素正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在CVT的治疗中,即使在有出血性损害时,也证明既有效又并非不安全。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在CVT的治疗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治疗选项,溶栓治疗技术包括应用尿激酶和r-tPA的药物溶栓及机械性溶栓。局部尿激酶或r-tPA硬脑膜窦血栓内输入有一些成功报道,全身出血风险相对较低。

    为预防复发认为急性过后,以华法林为代表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仍应延续1~3个月,理想的INR指标为14~28,对可依从性差和有血栓状态的患者,用药时间还要延长。总之,CVT经临床确诊后应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病因,并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对于导管介入局部药物溶栓,机械破坏结合药物溶栓疗法,因技术难度较大,仅适用于有条件的医院。

【参考文献】
  1 高永安,马欣.脑静脉血栓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7-172.

2 Ameri A,Bousser MG.Cerebral renous thrombosis.Neurol Clin,1992,10:87-111.

3 Yuh WT.Venous sinus occlusive disease:MR finding.American Journal of Neorooradifolgy,1994,15:309-316.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