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重要的一种,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复杂多变、病死率高的特点[1]。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基层医院简便易行的早期诊断方法,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病疫区,现对1997年3月~2007年3月13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检验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0例,女5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0岁。
12 症状与体征 132例患者中,发热130例(984%),头痛、腰痛122例(924%),全身乏力、酸痛105例(795%),腹痛、腹胀108例(818%),腹部压痛、反跳痛117例(886%),口腔软腭部出血点58例(439%),皮肤出血点28例(212%)。
13 辅助检查 1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及血小板下降,一般表现于第二天左右,其中123例(932%)患者出现蛋白尿(+~++++),125例(949%)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
2 讨论
HFRS患者早期多以发热,头痛或腰痛及蛋白尿、血小板下降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通过几年来的临床观察,以下几点可以对早期诊断HFRS做出提示[2]:(1)患者腹痛、腹胀、轻者腹部不适,但多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这主要系肠系膜充血、水肿所致。患者出现胃肠中毒症状体征,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急腹症,这一点在临床上尤应注意。(2)236例患者中105例(795%)发热早期即出现体力疲惫全身疼痛,精神萎靡。这一点不同于典型病例中少尿期的头昏,嗜睡、烦躁甚至昏迷等精神症状。患者早期就诊时多有气无力、伏桌懒言,自述全身乏力、酸痛,这也是临床上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的一个临床表现。(3)患者口腔、软腭部出血点更常见于皮肤出血点,因其出血点早在发病第一天就可出现。其特征为针尖样大小,临床上较易忽视。
笔者认为:凡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腰痛、尿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特别是在HFRS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内与鼠类有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者应考虑HFRS的可能,而不要被某些胃肠道的中毒症状所掩盖而误诊。一旦诊断成立,就可及早抢救,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87-1090.
2 刘泽富,郭卫平.流行性出血热1333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