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10.2
与总QTd<0.01<0.01<0.01<0.01>0.05比较(P) 讨 论 本研究中582例正常人心电图的平均QTd为(35.3±9.5)ms,为国内其他研究的正常QTd值的中间值偏低,因男女两组间的QTd均值有显著差异,男性随着年龄增大QTd也逐渐增大,心率80次/min以下组的QTd比心率80次/min以上组QTd大。因此,不同组研究的正常人QTd均值的差异,主要与各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组成和平均心率不同有关,其次与QT间期测量标准差异有关。从582例正常心电图的统计中看到,Ⅰ,avL、V1三个导联的QT间期平均值较小,以avL导联最小,且avL导联中无1例为最大QT间期;V2、V3、V4导联的QT间期平均值较大。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差异与心室各部位的心室肌中层M细胞单项动作电位延长,心室肌内外膜和中层M细胞之间的不应期不一致有关。心室各部位复极快慢与其局部压力、温度有关,压力低,温度高复极快,反之减慢。室间隔处于两个心室之间,其代谢产生的热量很快被心室内的血流带走,温度较低,此处同时接受左右心室的压力,压力较高,因此复极较慢,V2、V3导联刚好在对应部位,因此QT间期较长;V1导联由于对应部位在室间隔的膜部,心肌细胞较少,M细胞含量少,其QT间期也较短。Ⅰ、avL导联的对应部位在左心室高侧壁,其外膜有较多脂肪组织,散热慢,局部温度高,因此复极较快,QT间期也较短,与实际测量统计结果相符。在十二导心电图的avL导联中,最小QT间期占92%,且无一例为最大QT间期;在V2、V3两个导联中,最大QT间期占97%,如果十二导心电图中只有avL或Ⅰ、avL导联为最大QT间期或V2、V3导联都为最小QT间期,即使QTd只有20~30 ms,也可视为异常。
最小QT间期在十二导心电图中大多存在于肢导联和V1导联,以单一或两个导联同时存在为主。较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导联同时为最小QT间期,如avL导联中为单一最小QT间期存在的导联就占40%。最大QT间期大多存在胸导联的V2、V3、V4、V5导联中,与最小QT间期相反,最大QT间期大多以三个或三个以上导联同时存在为主。在十二导心电图中,不同导联的缺乏对QTd的影响不同,以某一导联为固定组合时,缺导联数越多,对QTd的影响越大。如随意组合,不同导联组合的缺失对QTd的影响不同,而不以缺乏导联数目作为判断。在十二导心电图中,缺avL单一导联时,对QTd就有显著影响,其他单一导联缺乏对QTd影响不大,Ⅰ、avL、V1三个导联中任何两个导联同时缺乏,Ⅰ、V1导联,V2、V3导联同时缺乏对QTd影响更大,其他导联的两个导联同时缺乏对QTd影响不大。Ⅱ、Ⅲ、avF和V4、V5、V6三个导联同时缺乏对QTd的影响不大,而Ⅰ、avL、V1三个导联同时缺乏,就有77%的QTd受到影响。在测量QTd时以不能少于八个导联作为条件并不够,应加上在肢导联最好不要缺乏avL导联,Ⅰ和V1导联及V2和V3导联不要同时缺失为条件。从各导联的QT间期平均值中看到,按心电图的定位,下壁、前壁、高侧壁的各个部位中的各导联的平均QT间期基本相同,而各部位的平均QT间期却有明显差异,说明QTd与心脏各部位的血流供应有关。虽然Ⅱ、Ⅲ、avF导联同时缺失在正常人对QTd的影响不明显,但在下壁心肌缺血时,此部位的QT间期可延长,如三个导联同时缺失时,则不能反映出QTd的延长。因此,测QTd时,按心电图的定位的各部位的导联组成不能完全缺失,否则将影响QTd的敏感性。在缺导联时对QTd的影响只有变小,如果所测QTd在正常范围内,不能认为绝对正常。如果只测两个导联时的QTd已超过正常值,仍有临床意义。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一九九九年度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全国心率变异性、倾斜试验及QT离散度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 250
2,Dalientol, Caneve F, Turrini P,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Frequency, Low-amplitude electrocardiographic signals and QT dispersion in palients operated on for tetralogy of fallot. Am J Cardiol, 1995, 76: 40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