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C-肽可相对分泌减少,同时其升糖素水平可在餐后30、60及120分钟显著升高。肥胖患者容易发生IGT及胰岛素抵抗现象。在哺乳动物的升糖素mRNA中,有两种生糖素样肽,即GLP-Ⅰ和GLP-Ⅱ。GLP-Ⅰ酰胺称为GLIP,主要来源于回肠的L细胞,其受体存在于胰岛、胃、肺、脑及脂肪组织中。目前知道GLIP的主要作用为:(1)依靠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效应;(2)抑制升糖素;(3)抑制胃肠排空,减缓肠道吸收;(4)增强胰岛素敏感性。GLIP为新药,适用于老年糖尿病及IGT患者,仍在开发研制中。 7.胰岛素增敏剂——去抗酮:又称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属于噻唑酮-2,4-二酮衍生物,其同类衍生物还有3、4种,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及抗氧化作用。本类药适用于老年糖尿病及IGT患者,包括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副作用为白细胞有下降趋势。因为是新药,有待临床验证与继续开发研制。
四、胰岛素治疗的选择
部分老年DM2患者胰岛素释放异常、血糖控制不良而持续高血糖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适应证为:(1)DM2并发症增多;(2)口服降血糖药继发失效;(3)酮症酸中毒;(4)手术前准备;(5)继发性糖尿病重症患者;(6)肾功能减退;(7)合并肺结核与其他感染;(8)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下降迅速。目前临床上有动物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系列(rDNA)。动物胰岛素在临床上应用已多年,有显著降糖疗效。合成人胰岛素系列国内应用不过数年,有4种规格,即诺和灵R(短效),诺和灵N(中效),诺和灵30R(预混)及诺和灵50R(预混),疗效显著,患者可根据血
糖水平及经济能力适当选择应用。
五、基因疗法
糖尿病患者约有90%为DM2,目前认为本病是在自身基因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激发,并有胰岛素等激素分泌异常与胰岛素抵抗。DM2亚型MODY就是由于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限速酶(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所致,大多数MODY糖尿病有显性遗传综合征表现。在DM2众多的候选基因中: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己糖激酶Ⅱ基因、激酶原转化酶基因、线粒体tRNA基因、升糖素受体基因、蛋白磷酸化酶基因、胰岛素刺激蛋白激酶基因、肥胖基因等都显示出与DM2的发病有关。今后,随着糖尿病遗传基因与候选基因的不断发现与研究进展,肯定会开展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综合临床防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