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 s);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 s)。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笔者临床护理5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34~72岁,平均53岁;冠心病42例,肺心病2例,风心病1例,高心病13例。
2 临床护理
21 对症处理 对症处理有:(1)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①叩击心前区和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通知医师,并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用品;②静脉推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③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做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2)心脏骤停抢救配合:①同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②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辅助呼吸器,并做好护理;③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遵医嘱给药;④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⑤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⑥监测记录24 h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3)做好电击复律护理配合。(4)协助医生做好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护理配合。
22 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1)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不需卧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对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2)按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常规指导患者饮食。(3)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常规指导患者。(4)药疗护理根据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给予相应的护理,如利多卡因可致头晕、嗜睡、视力模糊、抽搐和呼吸抑制,因此静脉注射累计不宜超过 300 mg/2 h;苯妥英钠可引起皮疹、WBC减少,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WBC计数;普罗帕酮易致恶心、口干、头痛等,故宜饭后服用;奎尼丁可出现神经系统方面改变,同时可致血压下降、QRS增宽、Q-T延长,故给药时需定期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若血压下降、心率慢或不规则应暂时停药。
3 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心律失常得以纠正;2例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1例发生心脏骤停死亡。
4 体会
对于心律失常病人,要积极治疗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酒,不宜饮浓茶、咖啡。坚持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治疗。加强锻炼,预防感染。定期随访,检测心电图,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应随身携带诊断卡和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药物。一经发病,要立即就医,防止心脏猝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