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畏21例,乐果11例,辛硫磷21例,对硫磷10例,久效磷10例,其他7例。两组病人中毒程度及格拉斯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有13例入院时出现呼吸衰竭,对照组11人出现呼吸衰竭。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全部病人接诊后均立即终止毒物继续吸收,进行彻底清除体表及胃内残留毒物;并给予吸氧及静脉应用大剂量VitC、速尿、纳洛酮及地塞米松等,进行补液促进毒物代谢与排出;同时使用阿托品,尽快达阿托品化并维持至病人一般情况好转,中毒症状消失,查血胆碱酯酶活力(ChE)≥30 u(正常值30~80 u)减量维持。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预防或治疗脑水肿、肺水肿、酸碱失衡等并发症。并结合应用血液灌流2~3次。对呼吸衰竭的病人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两组在病例选择与应用上亦无明显区别。待病情稳定,恢复自主呼吸后,脱机拔管。
132 解磷定的应用 病人就诊后均静脉应用较大剂量解磷定2~3 g/次,4~6 h 1次,总量在8~12 g/d,一般用7~10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同时,给予口服或胃管内注入解磷定,首剂4 g,在洗胃结束后即给予,然后每次2 g,6 h一次,根据病情及ChE稳定后可停用,一般在10天左右。
14 治愈标准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30 u,停用抗胆碱药物48 h后不再出现M样、N样症状,各器官功能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在静脉应用基础上加用解磷定口服对减少阿托品用量,加快阿托品化,尽早恢复胆碱酯酶活力,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反跳数,提高治愈率均有明显效果。在治疗中对照组有13例出现中间综合征,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而治疗组仅4例。表1 两组治疗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的作用,一是能使已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游离出来,并恢复其功能,这是静脉应用的主要作用方式;二是解磷定可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成为无毒的磷酰化解磷定,从而阻止游离磷酸酯类继续抑制胆碱酯酶[2],这就使口服治疗成为可能,吸收入血的有机磷只有少量呈游离性的,大部分已与蛋白酶结合;而消化道内毒物则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虽经反复洗胃等处理,在胃黏膜的皱襞内及洗胃时因液体重力作用均有大量毒物进入肠道,由于阿托品的大量应用,胃动力减弱或消失,导泄与灌肠效果一般不佳,而口服解磷定可中和残留在胃黏膜皱襞中、重力作用进入肠道内以及经肠肝循环再次进入肠内的有机磷成为无毒物质,最后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中断毒物的继续吸收,注射用解磷定则无此作用。同样在清除头发、体表等污染毒物时,在清洗液中亦可加入少量解磷定。此外,口服复能剂,对各种有机磷农药中毒均有同样效果,不会因各类毒物与胆碱酯酶结合程度不同而疗效不同。因此,对敌敌畏、乐果等静脉应用效果较差的中毒显得尤为必要。且口服药物很少吸收,不会因用量较大而引起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虽然有学者不提倡将肟类复能剂用于胃内用药,主要是指用于洗胃,因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十分不经济,但未排除洗胃后胃内常规用药的有效性[3]。
有机磷可在肝内氧化成毒性更强的成分,这些毒物成分可随胆汁排出,储存于胆囊,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胆囊收缩,毒物随胆汁排入小肠,从而再吸收入血重新出现中毒症状,这就是“肠肝循环”[4],也是产生“反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口服解磷定则可及时中和从胆道排入肠内的代谢毒物,从而防止反跳的发生,本试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其有效性。其发生时间多在中毒的5~9天,笔者观察也发现病人10天左右的大便仍有有机磷气味,充分说明肠道给药的必要性,亦提醒我们疗程不应少于10天。
中间综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