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比率为473%,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71%,P<001),而NSAIDs可抑制胃十二指肠黏膜合成前列腺素,从而使胃黏膜细胞失去正常的前列腺素保护作用,且老年人血清蛋白水平下降,肝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得NSAIDs易于在体内聚集,增加其毒性,故老年人使用NAISDs应提防PU发生;(3)老年人长期吸烟(593%)、饮酒(616%)的比率较高,特别是饮酒显著高于中青年(P<005)。 本研究显示,PUA患者临床症状也很不典型,与中青年组比较,其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嗳气反酸、上腹部压痛等表现少(P<005),而非节律性腹痛增多(P<005)。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胃黏膜普遍呈退行性变,且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呈慢性进行性营养不良,所以导致对溃疡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有的PUA患者仅有腹部不适感,无明确的腹部定位。尤其对于应用NSAIDs者,药物本身有止痛作用,能掩盖其症状,临床医生更应警惕。
本研究表明,老年组胃体、贲门及胃底溃疡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而幽门、胃窦和胃角部位溃疡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这可能与年龄的增长、慢性胃炎的发展和幽门腺区向贲门侧移行有关[2]。本组资料显示,球后溃疡发生率为438%,与既往文献报道[1]相近。并且老年组巨大溃疡(直径>3 cm),明显较中青年常见(153% vs 31%,P<001),溃疡大而深可能由于PUA症状不明显,延误了早期诊治以致溃疡增大,也可能与黏膜血流量减少、溃疡愈合慢有关。
本研究显示,PUA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623% vs 377%,P<005),其中以出血(443%)最为常见。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发病率高,使胃黏膜毛细血管硬化,黏膜血供差,应激性溃疡增加,加上有饮酒、饮食不当和服用NSAIDs药物等诱因,使得PUA患者消化道出血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5)。PUA还容易向周围或深部扩展,穿透胃、十二指肠壁并发穿孔,在幽门附近的溃疡由于瘢痕组织收缩还往往产生幽门狭窄,导致幽门梗阻。本研究还显示PUA患者恶性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因此在PUA中进行良恶性溃疡鉴别非常重要,不论其溃疡深浅、大小均应进行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66.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