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伏期等,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是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Fukada等修订的[1]。主要内容是:经临床评价后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慢性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目前患者的各方面能力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并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1)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2)咽痛;(3)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4)肌肉疼痛;(5)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头痛;(7)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8)劳累后肌痛超过24 h。

    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特征笔者对CFS人群进行了与之相关的30项症状学调查,出现频率最高为疲劳乏力与记忆力减退,出现率分别为100%与71.6%。聚类分析中,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腰酸背疼以及精力下降出现率在50%以上,为CFS的核心症状。容易激动、肢体酥软、思绪分散、情绪低落、晨不愿起、兴趣淡薄、局部麻木、咽喉疼痛以及耳鸣耳闭出现率在40%以上,为CFS的重要症状。见表1。表1  289例疲劳综合征患者30项症状频数聚类分析

    3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我们对山西某电厂职工1631例进行了CFS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符合CFS者289例(17.71%);男160例(16.49%),女129例(19.5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发人群:国内外的研究都证实,CFS在女性高发,女性发病是男性的1.3~1.7倍。发病年龄:患者多在21~50岁,10~18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较成人明显低,10岁以下儿童尚无报道,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较少。职业特征:多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高的群体,以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计算机程序员多见。分析原因与这些职业中较激烈的竞争及工作压力较大有关。尤其医务工作者,除巨大的专业压力外,还与超负荷工作和生活缺乏规律、接触病毒机会多等有关。在美国,大约有40 000~80 000人正经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日本劳工部在2000年3月公布了日本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患有CFS。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4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机制CFS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迄今对CFS进行了广泛的医学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不同医学专家提出了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代谢异常和脑障碍等学说。有些CFS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易感生。此外,CFS往往由重要的生活事件(重大精神创伤等)或心理、社会应激等诱发,这说明患者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性格易患性。研究发现,CFS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健康人,更多地表现出好争辩、情绪化、抑郁和焦虑等症状,国内研究报道近70%的CFS患者存在心理异常。因此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一定的性格因素的基础上,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始动因素导致了CFS的发生。

    5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表明人们的医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2]。本组30项与CFS有关的症状调查中,疲劳乏力者高达100%;与其相应的腰酸背痛占54.3%,肢体酥软占48.5%,精力下降占52.2%,局部麻木占42.9%以及咽喉疼痛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疲劳、软弱无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为特点,并伴有本文研究中的记乙减退(71.6%)、情绪低落(47.1%)、耳鸣耳闭(40.1%)、头昏脑涨(39.1%)以及消化不良(36.3%)等重要症状,表明内脏、关节、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功能减退的低质现象,表现以疲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股骨远端疲劳骨折误诊教训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胃苏冲剂加味治疗慢性肠炎20例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
    丹参 山莨菪碱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