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gA肾病间质损伤中的作用 |
|
nd tubular cells both act as a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in the initiation of immune injury in D-TIN. However, such evidence has not been found in patients with IgAN. 【Key words】 Nephritis, interstitial Glomerulonephritis IgA
(Natl Med J China, 1998, 78:517-519)
细胞免疫在介导肾间质损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T细胞只有在协同刺激因子(CD28/B7)的协助下才能完成其活化的全过程,表现出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4]。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主要由存在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B7-1和B7-2与T细胞表面的CD28相互作用而触发。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受到相应刺激后能表达B7-1和B7-2[5]。我们对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gA肾病伴间质小管损伤患者肾间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B7-1和B7-2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肾间质中浸润的CD4+和CD8+细胞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上HLA-DR抗原的表达进行了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经临床和肾活检确诊的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15例,原发性IgA肾病伴严重小管间质损伤15例,并用10例肾移植供肾作为正常对照。15例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0.7±17.3岁。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是,有明确的药物使用史和全身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关节痛及嗜酸性细胞增高);尿检异常;于短期内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B型超声示双肾大小正常或偏大。肾活检病理检查示肾小球结构正常,伴严重炎性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损伤。15例患者中有9例是由使用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3例为先锋霉素所致,1例为氨苄青霉素合用消炎痛所致,2例为先锋霉素Ⅴ合用庆大霉素所致。15例原发性IgA肾病均经肾活检确诊,并排除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5.2±15.7岁。患者肾活检标本光镜检查均伴有明显的间质炎细胞浸润,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变性和间质增宽及纤维化。 二、方法 1.肾间质CD4+和CD8+细胞检测:4 μm的肾组织冰冻切片,冷丙酮固定8分钟,10%小牛血清封闭20分钟。染色的基本方法为PAP四层法,其过程简述为:第一步分别加CD4单克隆抗体或CD8单克隆抗体(丹麦DAKO公司),室温下孵育1.5小时;第二步加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兔抗鼠免疫球蛋白;第三步加猪抗兔免疫球蛋白;第四步加兔抗辣根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以上三步均在室温下孵育40分钟,经PBS漂洗后DAB镜下显色,苏木素复染。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用显微测微器分别计数间质中CD4+及CD8+细胞数,结果以每平方毫米中的阳性细胞数表示。 2.肾间质及肾小管细胞B7-1,B7-2和HLA-DR的检测:B7-1单克隆抗体(CD80,3 3511A)和B7-2单克隆抗体(CD86,3 340 1A)(美国Pharmingen公司),抗HLA-DR抗体(丹麦DAKO公司)。染色方法采用PAP四层法,其基本步骤与上述淋巴细胞亚群染色相同,分别计数间质中阳性细胞以每平方毫米中的阳性细胞数表示。阳性小管则以每100个小管中的阳性小管数所占的百分数表示。 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以完全随机区组资料方差分析。
结果
一、肾间质及肾小管上皮细胞B7-1和B7-2的表达 药物性肾炎患者肾间质中表达B7-1和B7-2的细胞数不仅明显高于正常人,也比伴严重小管间质损伤的IgA肾病(IgAN)患者明显增加(P<0.05),而IgAN患者肾间质中仅B7-2细胞高于正常人(P<0.05)。B7-1染色阳性的肾小管主要为近曲肾小管。B7-1弥漫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基底膜侧和胞浆内(图1,2)。药物性肾炎和IgA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B7-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其中尤以前者增加明显(P<0.05)。IgAN与正常人比较P<0.05。药物性肾炎和IgAN肾小管上皮细胞上B7-2的表达与正常人一样均为阴性(表1)。有趣的是,肾小管上HLA-DR抗原的表达在药物性肾炎明显增高,而IgAN患者肾小管上HLA-DR抗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罗库溴铵在气管插管及肌松维持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