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链、闭链测试对屈伸膝肌等速力矩的影响 |
|
完全伸展位。测定方案:等速向心收缩60°/s×5; 180°/s×15,即慢速运动时重复5次,快速运动时重复15次,间隔1min。 测定时首先进行屈伸膝肌的开链等速测试,左右侧随机进行,间隔2min;休息10min后进行屈伸膝肌的闭链等速测试,左右顺序同前,同样间隔2min。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测试结果存储于计算机,并将同侧屈伸膝肌开链测试时的结果同闭链测试时的结果配对,进行t检验〔4〕。
2 结果
本研究测试了开链和闭链时屈膝肌、伸膝肌的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0.2s时的力矩([email protected])、屈肌/伸肌比值(F/E),其结果见表1~4。
表1 屈、伸膝肌开、闭链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测试结果 (±s, n=40)
开链 闭链 P 屈膝肌 60°/s 101.7±21.23 35.2±17.59 <0.001 180°/s 72.7±13.82 28.39±17.63 <0.001 伸膝肌 60°/s 195.5±28.73 132.7±26.03 <0.001 180°/s 118.2±15.95 116.7±27.80 8>0.05
表2 屈、伸膝肌开、闭链等速向心收缩相对峰力矩测试结果 (±s, n=40)
开链 闭链 P 屈膝肌 60°/s 156.3±33.37 48.1±13.55 <0.001 180°/s 111.4±19.84 38.5±13.82 <0.001 伸膝肌 60°/s 205.5±100.48 198.9±34.39 >0.05 180°/s 181.0±21.13 174.6±38.98 >0.05
表3 屈、伸膝肌开、闭链等速向心收缩0.2s时力矩测试结果 (±s, n=40)
开链 闭链 P 屈膝肌 60°/s 64.7±23.58 20.1±15.33 <0.001 180°/s 68.4±13.85 21.5±14.63 <0.001 伸膝肌 60°/s 122.8±34.23 41.9±31.75 <0.001 180°/s 104.4±24.69 51.9±27.99 <0.001
表4 开、闭链等速向心收缩屈肌/伸肌比值测试结果 (±s, n=20)
测试速度 开链 闭链 P 60°/s 52.1±8.66 27.1±14.76 <0.001 180°/s 61.7±10.05 24.3±12.94 <0.001
3 讨论 等速运动是60年代由美国生物力学家Hislop和 Perrine提出的一种新的运动模式〔5〕,目前已经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中成为相当重要的一种评估和训练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等速测试以开链测试为主,随着仪器的改进,配合闭链的等速测试和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闭链实际上是将开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因此运动时不增加关节的切力,可以增加保护作用,更接近于功能性康复,对于某些疾患,如前十字韧带的重建或松弛的关节,更可以提供早期、安全、有效的康复手段〔6、7〕。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开链、闭链测试时对屈伸膝肌力矩的影响,并为进一步在临床应用闭链测试和训练提供依据。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是等速测试中力的指标,被认为是等速测试中的黄金指标和参照值〔8〕。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屈肌来说,无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展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