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核酸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尖锐湿疣HPV的研究 |
|
而核酸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克服上述问题,它是在普通PCR扩增系统中加入一个与靶基因序列特异互补的双荧光标记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因。当探针完整时由于淬灭基团的淬灭作用,荧光报告基团不能产生荧光发射。当有靶基因存在时,在PCR的复性期,标记探针即与靶基因互补结合。在PCR的延伸期,引物沿模板延伸至标记探针结合部时,DNA聚合酶具有5′-3′的外切酶活性,将探针5′端荧光报告基团切下。从而,荧光报告基团淬灭作用被解除产生荧光发射。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仅检测荧光强度,从而可测知扩增产物的量。我们经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的标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有48例为阳性,检出率为96%。可以看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HPV病毒感染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据报告,其在敏感性方面优于原位分子杂交技术[2]和斑点印迹DNA杂交技术[3]。正确诊断CA要按照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三者统一。
高素平(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济宁272129) 贾印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济宁272129) 刘毅(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济宁272129)
参考文献 1,廖松林,高子芬.尖锐湿疣的病历诊断.中华病历学杂志,1990,19:151. 2,Tornita Y.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 in genital warts,cervical dysplasias Intenirology,1986,25:151 3,Hallam IV,Green J,GIbson P,et al.prevalence of HPV cervical infection in a family planning clinic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Dot Blot hybridisation.Jmed Virol,1991,34:15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躯干伸屈肌肌力与年龄变化的关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