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影响 |
|
E(apoE)缺失的小鼠导入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升高血清HDL-C水平后,能显著减缓AS的进程[4];目前临床所用的各类调脂药中尚无对血清HDL-C浓度有明显的特异性提高作用的药物[3]。已知能明显提高血清HDL-C浓度的药物仅有苯妥英钠,国外亦有报道在服用苯妥英钠治疗的癫痫患者中ASCCD发病率极低。韩仲岩等以苯妥英钠(0.3g/d)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治疗过程中血清HDL-C浓度逐渐升高[5];但由于苯妥英钠在人体内的代谢符合非线性动力学效应,以每日0.3g的剂量服用时患者血中苯妥英钠浓度很易达中毒浓度,不适于作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性用药长期服用。本研究以每日0.3g的剂量治疗的患者血清HDL-C浓度在7周后明显升高,与韩仲岩等研究的结果相似,而以每日0.2g剂量治疗的患者亦有类似结果,以每日0.1g剂量治疗血清HDL-C浓度升高则不肯定。说明中等剂量(0.2g/d)即可达到明显的提高血清HDL-C浓度的作用,而这一剂量在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则为相对安全剂量,服用时血中苯妥英钠达到中毒浓度的几率则要小得多。 本研究结束后部分患者停药观察,发现血清HDL-C浓度在停药后逐渐下降,约在停药后2~5个月降至治疗前水平,有的甚至更低,提示若以苯妥英钠作为ASCCD的预防性治疗需坚持长期服用。 由于本研究所观察病例少且观察时间短,所列数据难免存在统计偏倚,有关苯妥英钠作为ASCCD预防性用药的利弊,有待今后积累大批病例作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赵连东(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3002) 陈乃祥(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3002) 卢玉振(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3002)
参 考 文 献
1,纪延,傅明德,吴新伟,等.高密度脂蛋白对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肝细胞膜受体活性的影响.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1999,7(2):125 2,江渝,刘秉文.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研究进展.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1999,7(3):277 3,Toikka JO,Ahotupa M,Viikari JSA,et al.Constantly low HDL-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relates to endothelial bysfunction and increased in vivo LDL-Oxidation in healthy young men.Atheroslerosis,1999,147(1):133~138 4,冯宁,陆国年,龚兰生,等.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再认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5):396 5,韩仲岩,曾桂基,于增盛.苯妥英钠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14(6):36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