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比较 |
|
16 P 值 >0.05 >0.05
2.3 对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 两组患者于8个月治疗后,LVM及LVMI均明显降低,PAV及A/E比值显著下降,PEV则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VM、LVMI、EF、PAV、PEV、A/E变化比较(±s)
组 别 n LVM(g) LVMI(g/m2) EF(%) PAV(m/s) PEV(m/s) A/E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氯沙坦组 29 240.6±40.2 209.3±41.1** 165.1±33.0 127.6±21.8** 46.8±8.1 48.0±7.7△ 0.48±0.11 0.40±0.12* 0.51±0.18 0.64±0.13* 1.04±0.25 0.82±0.20* 贝那普利组 28 241.2±39.7 209.4±42.5** 164.0±35.7 127.3±20.9** 48.1±10.9 50.2±11.6△ 0.49±0.14 0.40±0.21* 0.51±0.09 0.63±0.12* 1.03±0.17 0.82±0.13* t 值 1.372 1.053 1.428 1.165 1.679 1.723 1.115 1.066 1.034 1.278 1.213 1.01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P>0.052.4 对血生化的影响 治疗后除氯沙坦组血尿酸[(261.7±53.3)mmol/L]较用药前[(322.4±60.1)mmol/L]明显降低外(t=5.373,P<0.01),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2.5 副作用 氯沙坦组:头晕1例,肠胃不适1例,副作用发生率为6.9%;贝那普利组:咳嗽5例,头痛1例,乏力1例,副作用发生率为2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χ2=4.86,P<0.05)。 3 讨 论 以往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证明,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对LVH的影响不甚相同[2],Cruickshank经荟萃分析发现,除直接血管扩张剂外,其他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均可使左室肥厚减轻,其中ACE抑制剂的LVH消退作用最强,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其次,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作用较弱[3],当时由于时代的原因,未将最新一代抗高血压一线药物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列入其内。在本项为期8个月的随机单盲研究中,比较了ACE抑制剂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及其耐受性。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