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写临床科研论文的要求和一些通病 |
|
确等。 通病是标本量不够大,可比性不强,入组和排除标准不规范,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不明确,检验方法无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查等。 (二)方法 1.动物实验要说明仪器设备和规格、试剂、操作方法等。 2.分子生物学实验要说明探针的序列,如何操作等。 3.人的试验要说明是否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交叉用药等,有无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的对比时间(如2小时、4小时、24小时)等。 4.各种操作方法应详细说明,如按文献报道,则应列出文献;如有所改进,要详述改进部分;如为新方法,应全部详细列出。 方法的通病是不清楚、不确切、不规范,别人无法重复。
七、结果
应当如实地把实验所得数据资料写出,用文字用图表均可。数据应有统计学处理,以显著性测验P值来判定其意义,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来表示。图表有时太占篇幅,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少用图表。表格要简明扼要,内容不宜太多,应附上标题,图表中想说明的问题及相关性应该体现在纵横两个坐标的内容上。现在多采用三横线表格,不加纵线。图表的说明不宜太长,以免和文字说明相重复。 照片是有些病例治疗前后对比的客观记录,为使读者阅读方便,可用箭头指出病灶部位,并加以说明。但照片应尽量清晰,模糊不清的照片会影响效果,不如不用。分子生物学检查如出现某些异常带,应当用照片说明,并有正常对照照片附在旁边。 通病为:①数据不精确,各项数字相加或多于病例数或少于病例数;②未进行统计学处理;③表格设计有误,使读者不明白要说明什么问题;④照片模糊不清;⑤标准误差明显不合理等等。
八、讨论
应该是科研论文的重点,也就是作者试图用自己的科研工作来证明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讨论要有逻辑性,要把前面的材料、方法、结果引伸出一定的规律,要非常明确地谈出自己的观点,所以一篇科研论文能够阐明一、二个问题就已经不错了,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很多问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认识观念的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呼气末正压对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