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变化 |
|
赵士超 王丽霞 王山岭
为探讨心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NP)的疗效,观察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与UN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心血通治疗UNP的疗效。河南省人民医院二内科于1998年7 月至1999年12月在收治的UNP患者,应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58例均为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完备,诊断符合1978年WHO冠心病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8岁。 1.2 方法 将心血通注射液10ml溶于5%葡萄糖250ml中或生理盐水250ml中 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心血通注射液由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批 号为冀卫药准字(1995)第000554号],治疗前、后各测血浆NO、ET-1水平的变化。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心绞痛症状变化: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 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程度,次 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无改变为无效。②心电图变化:治疗后静息缺血性心电图恢复 正常或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为显效,ST段回升0.5mV左右,T波倒置变化达50%以上或 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ST段变化无改善为无效。 1.4 NO、ET-1的测定 1.4.1 NO测定 应用分光光度法,参照文献并加以修改[2],从静 脉抽取4ml血液,取2ml血液常规肝素抗凝,分离血浆,备测NO,由于NO极不稳定,因此测量NO的 代谢产物NO-2/NO-3可间接反映NO的含量。取血浆0.3ml,加入催化剂0. 2ml,在室温下严格反应5分钟,离心3 000r/min,5分钟,取上清液加入griess试剂1ml, 同时加入1%TCA 1ml,再离心3 000r/min,15分钟,取上清液在波长546nm处读吸光度(A) 值。用双蒸水配制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 1.4.2 ET-1测定 将上剩余静脉血2ml注入含有10%EDTA钠30μl及抑肽酶 40μl的试管中,混匀4℃离心3 000r/min 5分钟,分离血浆,采用放免法。药盒由东亚免 疫技术研究所提供,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用自身配对t检验,以P<0.05为 有显著意义标准。 2 结 果 临床疗效:显效28例(48.28%),有效21例(36.20%),无效9例(15.51%), 总有效率84.48%。 心电图改善:显效26例(44.82%),有效24例(41.38%),无效8例(13.79%),总有 效率86.21%。 治疗前后血浆NO、ET-1变化见表1。
表1 心血通治疗前后,血浆NO、ET-1的变化
组 别 例数 NO-2/NO-3(μmol/ L) ET-1(ng/L) 治 疗 前 58 24.48±11.02 313.42±82.88
治疗有效组 49 42.12±18.24* 202.98±10.14* 治疗无效组 9 24.12±11.23** 318.84±86.06**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1显示,有效组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6.157,P< 0.05),ET-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明显下降(t=9.263,P<0.05);无效组血浆 NO、ET-1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t=0.09097和0.01408,P>0.05)。 3 讨 论 心血通注射液是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新推出的产品。它是以哺乳类动物 的心脏和肌肉为基础原料,应用高科技手段精制提取的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治心、脑血管疾 病的药品,其主要成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腺苷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血流量 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状况。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NO松弛血管平滑肌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同 时释放内皮素收缩血管和促使内皮细胞增殖。生理情况下,这一机制对维持血管外周阻力和 局部血管的收缩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3]。 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内皮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血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的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