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透析方法对尿毒症贫血的影响 |
|
床合并症,关于贫血的机制,众 说纷纭,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定论,多数学者认为:①EPO的缺乏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在尿毒症患者,其平均水平并不低,有时甚至高于正常范围,但却明显低于贫血程度相似 的非肾性贫血患者,表明相对于贫血程度,尿毒症患者存在EPO的相对缺乏[1]。②尿 毒症患者血中存在RBC生成抑制因子,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的血清能抑制骨髓红系祖细胞 生长,但具体的抑制物为何尚不清楚[2],近年来有人提出尿毒症的毒素之一中分子 物质(MMS)具有明显抑制骨髓造血作用,而且可使成熟红细胞脆性升高、寿命缩短[2] 。③造血物质的缺乏:由于尿毒症患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导致患者厌食、消化不良,致使体 内用以合成血红蛋白的造血原料铁、叶酸、蛋白质等不足,影响了骨髓的造血过程。④甲旁 亢:晚期肾病由于钙磷代谢的失常,常合并有甲旁亢,而使甲状旁腺素(PTH)升高,有实验证实P TH与贫血呈正相关[2]。 2.2 透析可改善贫血 无论是血透还是腹透都可降低血中尿毒症毒素的水 平,不同程度地改善内环境,因而可使血红蛋白有所提高。目前常用HD膜所能透过分子量的中 间值约2 500,而PD所能透过分子量的中间值约5 000,而抑制骨髓造血的MMS相对分 子质量大约在500~5 000之间,因此,PD能更为有效、彻底的清除血中MMS,故改善贫血的 作用更为显著。 2.3 不同的KT/V值与贫血的改善 KT/V是由Keshaviah及Noiph于1990年首 次应用于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 [3],是评价透析充分性的国际公认指标[4],它不但反应尿素 的清除分数,也反应腹膜通透性和水清除的程度[5],有人提出每周KT/V>1.7判 为透析充分,<1.5判为透析不充分,本研究结果显示TK/V>1.7组贫血改善尤为显著。 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KT/V>1.7组由于透析更为充分,因此毒物清除的相对彻底,故 贫血改善更为明显。 作者单位:戴玉杰(300070)天津医科大学 吕凤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内科
参考文献 1,胡万进,郜峰,韩德萱.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观察.江 苏医药,1996,6:381 2,丁小强,廖履坦,吴兆龙,等.尿毒症贫血与红细胞生成素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肾 脏病杂志,1995,4:194 3,万启军.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价.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6:393 4,姜筠,刘平,王梅,等.用腹膜平衡试验等三项指标制定腹膜透析治疗方案.中华肾脏病杂 志,1996,5:259 5,欧阳红兵.连续性卧床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价.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4:162 6,Twardowski ZL,Noiph KD,Khanna R,et al.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r it Dial Bull,1987,7:138 7,Bergstrom J,Alrestrand A,Lindholm B,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KT/V and protein catabolic rate is different in CAPD and hemodialysis patient.J Am Soc Nephrol,1991,2:35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感染患者水 电解质紊乱情况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腔积液120例临床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