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和左室功能关系初探 |
|
付红莉
临床工作中,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并不少见,而且冠心病在房颤病因构成比 中有增高的趋势[1]。本文对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和左室功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现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采用的WHO通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 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3例,其中房颤患者21例,为房颤组,其余62例为非房颤 组。房颤组中,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13例。所有患者均不合并预激综合征、甲亢、肺 心病等情况。 1.2 研究方法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D),并获取E峰速、A峰速 ,计算E/A比值,以及EF值(左室射血分数),在M型超声心动图下测量EF斜率。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 验。 2 结 果 两组间年龄比较,房颤组平均年龄为(65.8±12.3)岁,明显高于非房颤组[ (56.9±10.2)岁,t=2.832,P<0.01]。房颤组,LAD明显大于非房 颤组,另外,E峰速减低,A峰速增加,E/A比值降低,EF斜率下降缓慢,EF值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左房内径和左室功能比较
组 别 例数 LAD(mm) E峰(cm/s) A峰 (cm/s) E/A EF斜率(mm/s) EF(%) 房颤组 21 36.5±4.8 60±12 77±11 0.75±0.14 57.4 ±14.5 54±13 非房颤组 62 28.6±3.2 73±14 65±12 1.12±0.13 66.7±1 3.7 57±18 t值 2.912 3.401 3.190 2.753 2.841 1.782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0.05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主要是由于缺血累及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房分支近端发生闭 塞和房室结动脉灌注受损而引起[2]。本资料显示,房颤组年龄明显高于非房颤组, 我们分析,除冠脉本身病变外,老年人窦房结和结间束的肌纤维减少和纤维组织增加, 也是造成房颤的原因[3]。 关于房颤心脏的病理研究发现,左房愈大,左房压力愈高,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愈严重且不均 一,致心肌自律性和兴奋性异常,发生房颤的可能愈大[4]。本资料显示房颤组L AD大于非房颤组,亦证实了这一点。当然,冠心病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二者产生的机制 不同,后者主要是由于左房内压增高,心肌纤维化所致。 冠心病房颤对心功能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本资料显示,尽管两组间反映左室收缩功能 的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冠心病房颤患者左心室舒张 期顺应性较非房颤患者降低。然而,房颤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还是一种心功能损害的 继发性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付红莉(030001)太原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近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 ,21(4):237 2,Hod H,Shechan M,Hamby B,et al.Atrial fibrillation:A marker for left ven tricular fun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irculation,1987,75(1):146 3,沈瑾,钱贻简,陶恒乐,等.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26例临床病理对照分析).中华老年医 学杂志,1989,3:136 4,Lee BY.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ltered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s in diseased human atria.J Electrocardiol,1986,19:41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早期 2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感染患者水 电解质紊乱情况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