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破膜加缩宫素150例在第一产程中的临床观察 |
|
张玉芬
人工破膜后,血清及羊水中前列腺素类似物显著增加,另外,破膜中宫颈阻力降低胎头下降紧贴子宫下段和宫颈,反射性地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宫缩。缩宫素又叫催产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催产,是目前公认产前给药途径。现将人工破膜加催产素静滴在第一产程中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 1994年6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宫缩乏力行人工破膜(无破膜禁忌证)加催产素静滴150例,为人工破膜组,同时随机抽取与上组相同的150例宫缩乏力静滴催产素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职业、孕产次构成的比基本一致,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产道异常已临产,宫口开大2.5~3cm,且无特殊并发症及特殊病史。 1.2 方法 孕妇临产后宫口开大2.5~3cm时,胎先露已定,宫缩乏力行人工剥膜形成羊膜囊,6.5~7号针头在宫颈前唇下方刺破羊膜使羊水缓慢流出,同时观察羊水颜色和性状以及先露下降情况,立即听胎心音,常规静滴催产素。对照组单纯常规静滴催产素。两组孕妇产程中发现宫颈水肿立即给2%普鲁卡因10ml,注射用水10ml,阿托品0.5mg宫颈封闭。
2 结 果
2.1 人工破膜组第一产程宫口扩张速度加快活跃期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人工破膜后用催产素处理第一产程宫缩乏力可加速产程进展,缩短活跃期,减轻产妇痛苦,同时人工破膜后通过羊水颜色性状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见表1)。
表1 两组结果对照
组别 例数 活跃期 第一产程 阿氏评分 <3h ≥3h <6h ≥6h 0~7分 8~10分 人工破膜组 150 126 24 135 15 10 140
对 照 组 150 51 99 87 63 46 104 χ2 值 77.51 39.92 28.45 P值 <0.005 <0.005 <0.005
2.2 两组在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显。 3 讨 论
3.1 本组资料表明,人工破膜后用催产素处理第一产程可加速产程进展,90%产妇在6小时内完成第一产程。由于第一产程短,可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减轻产妇痛苦,降低产后因宫缩乏力出血的发生。 3.2 人工破膜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破膜后可通过观察羊水性状,及时发现和纠正胎儿宫内缺氧。 3.3 催产素应用,应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循序增量,根据宫缩频率,强度调整滴数,同时注意观察胎心音或进行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宫缩和胎心音变化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意外。
4 注意事项
人工破膜静点催产素前要严格消毒,行阴道检查排除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破膜应在2次宫缩之间进行,破口不宜过大,使羊水缓慢流出,以免将脐带冲出。
作者单位:张玉芬(内蒙古临河铁路医院妇产科 015000)
参考文献 1,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0(10):512 2,边瑜.缩宫素在产程中的给药方法.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8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对预后影响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