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2例临床分析 |
|
李运刚
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临床上并不少见,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42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4~70岁,平均58.9岁。既往有糖尿病史29例,病程1~5年8例,6~10年14例,10年以上7例。眼肌麻痹后确诊为糖尿病13例。发病时血糖<8.3mmol/L者18例;8.3~11mmol/L者10例;>11mmol/L者14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6例,多发性神经炎4例。 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36例,亚急性起病6例,均首次发病。以视物成双为首发症状者30例,5例因一侧眼睑下垂就诊,7例以头痛眼眶痛及眩晕就诊。39例为单眼患病,3例为双眼患病。单纯动眼神经麻痹16例,单纯外展神经麻痹13例,单纯滑车神经麻痹4例,动眼神经合并外展神经麻痹4例,动眼神经合并滑车神经麻痹2例,一侧外展神经另一侧动眼神经麻痹3例。6例瞳孔异常,较健侧大,对光反射稍迟钝。36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4例有腔隙梗死,2例有脑萎缩。 1.3 治疗与转归 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B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剂等治疗。5例头痛眼眶痛者使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1个月内治愈19例,2~3个月治愈21例,3个月以后治愈2例。
2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的提高和电生理检查的应用,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高达60%~90%。其中脑神经受累仅占0.7%~1%[1]。脑神经病变中以眼球运动神经受累为最常见。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主要临床特征:①中老年人多见,突然发病,可有糖尿病史或先于糖尿病症状而发生。本组隐性糖尿病者13例(占30.95%);②单侧眼肌麻痹最常见,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多见,其次为外展神经、滑车神经麻痹。动眼神经受累者,多为不全麻痹,瞳孔对光反射多正常。本组动眼神经麻痹25例,瞳孔受累者仅6例;③临床发病与糖尿病的病程及血糖水平不平行。此与戴三冬等[2]报道相一致。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引起的其他并发症;④预后较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扩张剂、B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剂治疗多能有效。少数痛性眼肌麻痹者可试用强的松治疗。多数患者2~3个月内可痊愈。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血管源性缺血性神经病变及局部神经脱髓鞘和轴索受损有关[3]。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使神经血管管腔变窄甚至完全堵塞,加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及纤溶系统功能多异常,易促使血栓形成。急性发作的原因,可能与血管堵塞有关,堵塞消失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有糖尿病史突然发生眼肌麻痹,易于诊断。对既往无糖尿病史突然发病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本病需与颅内动脉瘤、甲亢性眼病、重症肌无力、Tolosa-Hunt综合征等相鉴别。
作者单位:李运刚(山东省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271126)
参 考 文 献 1,夏群,关航,张伟,等.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2例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7,33(3):235 2,戴三冬,李虎烈,钱荣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临床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9,5(2):106 3,Thomas PK.Diabetic neuropathy:mechanisms and future treatment options.J Neurol Neurosury Psychiatry,1999,67(3):277~281
上一个医学论文: 基底节区出血性脑梗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