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力训练与老年人健康状态 |
|
体重的增加有直接关系。Harin〔20〕报道,16周的肌力训练后,口服糖耐量试验者胰岛素反应明显降低。研究中还发现肌力训练可以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肌力训练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水平升高13%。据报道肌力训练可改变血浆成份〔15,17〕,认为坚持肌力训练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Kimeo〔21〕对癌症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化疗和放疗后的疲劳感下降,步行速度和步行距离增加,血内乳酸浓度降低。建议减轻癌症患者化疗后的疲劳感不应只靠增加卧床时间,而应进行适当强度和时间的肌力训练。
6 遵守训练原则与提高安全性
Sparling〔22〕对653名老年人进行肌力训练,未发生心血管意外。训练初期的肌肉酸痛是常见的,但有意义的骨骼肌损伤却很少见,也就是说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肌力训练是安全的。因为肌力训练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压力,提高老年人ADL能力的作用。Robert〔9〕等建议老年人肌力训练也应遵循年轻人和运动员肌力训练的超负荷和渐进原则。阻力应高出日常活动。阻力大于所习惯的量,通过适应和调节来增加肌力。若负荷不是渐增的,肌肉就会适应现有的阻力而只保持现有的肌力。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可逆性和个体化特点。若个体停止训练,肌肉则会向相反的方向调整,肌力下降并保持在最低限。由于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不足以保持肌力,训练停止后就会出现肌力下降,即老年人肌力的可逆性特点。只要训练停止没有办法避免可逆现象的发生。因此他特别强调老年人肌力训练的要点在于有规律的训练应持续终生。由于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显著,肌力训练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致谢:承蒙香港复康会Sheila Purves夫人和香港理工大学王宁华女士提供部分参考文献,特致谢!
*曲镭教授审校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050071
参考文献
1 Bassey EF, et al. Clin Sci, 1992, 82:32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梗死 脑出血及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急性脊髓损伤研究的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