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感染标本分离的260株念珠菌调查与分析 |
|
1(16.7) 1(16.7) 2(33.3) 2(33.3) 合 计 260 111(42.7) 104(40.0) 16(6.2) 8(3.1) 8(3.1) 13(5.0)
2.2 260株念珠菌在住院病房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重症监护室患者念珠菌的分离(占23.1%)明显高于呼吸内科病房的一般患者(占9.6%)。住院患者中念珠菌分离以老年病房患者所占比率最多,为24.2%,其次是呼吸内科ICU病房(占23.2%)和血液病病房(占11.5%),详见表2。 表2 6种念珠菌在不同病房患者中的分离结果
菌 名 老年病房 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ICU 血液内科 传染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内分泌科 其他 合计 白色念珠菌 21 7 44 25 18 15 14 10 6 160
热带念珠菌 20 8 5 2 2 2 3 2 4 48 光滑念珠菌 10 3 5 1 - 1 - 1 - 21 近平滑念珠菌 5 3 2 2 1 1 - 1 15 假热带念珠菌 4 3 2 - - - - - 1 10 季也蒙念珠菌 3 1 2 - - - - - - 6 合计 [例(%)] 63(24.2) 25(9.6) 60(23.1) 30(11.5) 21(8.1) 19(7.3) 17(6.5) 14(5.4) 11(4.2) 260
2.3 260株念珠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质控菌株的MIC结果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未失控。从260株念珠菌的药敏结果来看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Streptomyces noursei能分泌一种抗霉菌的物质,从而发现了第一种抗霉菌的抗生素。]对念珠菌的作用最强,敏感率分别为89.6%、87.7%、81.9%,其次为咪康唑,敏感率为71.9%,益康唑,用栓剂或霜剂,]、酮康唑作用相对较差,详见表3。 表3 6种念珠菌的药敏结果(%)
菌种 5-氟胞嘧啶 二性霉素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益康唑 酮康唑 S I R S I R S I R S I R S I R S I R 白色念珠菌 91.3 1.2 7.5 84.4 9.4 6.2 78.1 5.0 16.9 70.0 23.1 6.9 50.6 35.0 14.4 46.9 19.3 33.8
热带念珠菌 81.3 6.3 12.5 91.2 4.2 4.2 83.3 2.1 14.6 75.0 6.3 18.8 64.6 6.3 25.0 60.4 4.2 35.4 光滑念珠菌 95.2 0.0 4.8 90.5 0.0 9.5 90.5 4.8 4.7 76.2 4.8 19.0 57.1 9.5 33.4 42.9 4.8 52.3 近平滑念珠菌 80.0 6.7 13.3 93.3 0.0 6.7 93.3 0.0 6.7 46.7 13.3 40.0 40.0 6.7 53.3 53.3 0.0 46.7 假热带念珠菌 100.0 0.0 0.0 100.0 0.0 0.0 90.0 0.0 0.0 100.0 0.0 0.0 90.0 10.0 0.0 90.0 0.0 10.0 季也蒙念珠菌 100.0 0.0 0.0 100.0 0.0 0.0 100.0 0.0 0.0 100.0 0.0 0.0 100.0 0.0 0.0 100.0 0.0 0.0 平均 89.6 2.37 8.1 87.7 6.5 5.8 81.9 3.8 14.2 71.9 16.5 11.5 55.8 24.2 19.2 52.3 13.1 34.6
注:S:敏感 I:中介 R:耐药 3 讨 论
近年来,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509株临床常见6种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凝血象实验室检查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