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方式不管切口如何改进,无论是斜切口或横切口,手术切口的长度最小也要2cm,不管用可吸收缝线或皮内缝线,术后必然会留有瘢痕。而用腹腔镜手术,虽然有3个切口,但是因为镜鞘和操作钳的口径小,切口只需0.4cm长,脐皱摺处的切口与皱摺重叠,术后根本看不出有切口的痕迹,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的戳孔因只进0.15cm直径的带线针和针钩,切口只有0.2cm长,因此术后亦不易看到有切口痕迹,唯一可见的只有脐旁进操作钳的切口,但也只是0.4cm长,血痂脱落后亦不会见到瘢痕。因此和传统的方法相比,以其损伤小,术后不留瘢痕更为患儿家属乐意接受。
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误伤膀胱的可能[3],其原因是手术中解剖、结扎、切断疝囊时过高,超过疝囊颈部。而腹腔镜行内环口荷包缝扎,手术中内环口及内环口周围血管、神经、输精管等清晰可见,膀胱亦十分清楚,容易辨认,所以术中不会造成损伤。
腹腔镜下手术方法因为需要在CO2造成的一定的气腹压力下进行手术,对患儿是否有影响,危险性有多大,我们开始是没有经验的,为了安全,笔者开始开展手术时是用气管内全麻,随后用硬外麻+氯胺酮麻醉,逐渐使用单纯的氯胺酮麻醉。通过临床观察和血气监测,只要CO2造成的气腹压力控制在8~10mmHg(1.07~1.33kPa),无论采用哪一种麻醉,对患儿都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血气也不会有任何异常变化,术中术后也无并发症。此压力注入气体造成的空间完全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因此,笔者逐渐采用单纯的氯胺酮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使用微型腹腔镜行内环口荷包缝扎术,术中无需解剖腹股沟管,无需分离精索,因此对腹股沟管及精索的血管、神经、输精管和提睾肌不造成损伤,术后不留瘢痕。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以其手术切口小、术中损伤小、手术快捷、恢复快、术后无瘢痕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值得推广。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