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已达到平衡,延长萃取时间对绿原酸收率影响不大,因此其余实验的萃取时间均选择5 min。
图1 萃取时间对绿原酸收率的影响(略)
2.5 多级萃取实验醋酸乙酯在原料液pH=1.5的条件下萃取绿原酸的分配比为0.69,在该萃取条件下,根据萃取公式计算,当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等于1时,进行N级萃取后,绿原酸的萃取回收率ρ=1-1/(1+K)N,通过计算,当进行4级萃取后绿原酸的萃取率可达87.74%。为此进行4级萃取实验:将50 g粗提粉用100 ml水溶解后,调节 pH=2.5,加入醋酸乙酯经过4级萃取,萃取液和萃余液分别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得到产品。精密称取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四级错流萃取测定结果(略)
HPLC分析结果得出,产品中绿原酸含量35.2%,收率为90.52%,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吻合较好。根据绿原酸 UV法分析结果,产品中绿原酸含量为69.1%,收率为81.44%,这个结果比 HPLC法测定值偏高,表明产品中除绿原酸外还含有绿原酸的异构体、异绿原酸、咖啡酸等在327 nm处也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2.6 萃取产物成分鉴定将萃取产品进行 LC-MS检测,液相流动相条件为:甲醇-0.5%乙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25℃。图1所示为液相的紫外图谱,产品中有7个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对应于7个峰,峰1,2,3,4,5,6,7。其保留时间(tR)分别为2.260,2.684,3.176,3.709,4.831,5.483,8.879 min,峰1至7分别所对应的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m/z依次等于377,377,377,391,539,539,539,均为[M+Na]+峰,计算出对应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别为354,354,354,368,516,516,516。因此推断其中的峰1,2,3应归属为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理论分子量354.30),峰5、6、7归属为异绿原酸(理论分子量516.44)。峰1,2,3的二级质谱图中,出现了离子峰 m/z等于214.9的碎片离子峰(参看图3),表明是绿原酸分子离子脱去咖啡酸后的奎尼酸。峰6和7的二级质谱图中,出现了离子峰m/z等于377的碎片离子峰(参看图4),表明是异绿原酸分子离子脱去一分子咖啡酸所得。推测峰4为绿原酸甲酯。
图2 萃取产物的 HPLC-MS谱图分析结果示意图(略)
图3 组分2质谱图(略)
图4 组分6,7的质谱图(略)
3 结论
对金银花粗粉在醋酸乙酯-水体系中的萃取分配系数测定得 D=0.69,表明醋酸乙酯是萃取绿原酸的适用溶剂,pH小于2的酸性条件下绿原酸的萃取收率高。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级错流萃取,粗粉中将近90%的绿原酸被萃取到上相,所得萃取产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经 UV检测为69.1%,经 HPLC检测为35.2%。对醋酸乙酯萃取产物做 LC-MS检测,结果推断产品中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参考文献:
[1] 尉 芹,马希汉. 绿原酸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评述[J].中成药,2001,23(2):135.
[2] 刘军海,裘爱泳. 绿原酸及其提取纯化和应用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3,(9):4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2.
[4] 林颖,吴毓敏,吴 雯,等. 天然产物中的糖含量测定方法正确性的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