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谈处方内容贯穿于药理学教学之中的必要性

而无论是药学系,还是中医系,已经有一整套的师资力量,师资目前几乎全为本校中医系历届毕业生,临床学科师资亦借用附属医院医师,但长庚中医系成立仅数年,系中教师均为临床转来,或刚毕业于西医药院系,缺少应有的教学经验,故至今医药课程,特别是中医基础及临床课程的师资几乎全部延请大陆各中医药院校客座教授,师源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南京、福建等几所中医院校。

4  教材选用

  长庚中医系选用的教材,全部沿袭大陆规划第5版教材(由台湾知音出版社改为繁体出版)。中国中医药学院,大多数使用学校老师自编的教材,或借用古代的本草著作,如中药学,一年级用林景彬主编的《常用中药药理应用》,而二年级则采用张贤哲、蔡贵花所著的《本草备要解析》。方剂学前几年一直以清代《医方集解》为教材,最近始用唐娜樱、游智胜主编的《方剂学》。

  5  见实习制

  中国中医药学院的同学四、五年级课程间期,安排中医见习。大六西医见习一年,七年级西医实习。八年级中医实习,无法双主修的同学,七年级为中医实习。学士后中医系,第四年安排中医见习,第五年安排中医实习,实习地点均在台中本校附属医院。长庚大学现在校生已有7届,还没有毕业生。8年中,5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近1年的时间用于中西医临床见习,l年西医临床毕业实习,1年中医临床毕业实习,临床见习的地点均在相当于附属医院的长庚医院林口分院。目前尚无学生开始中医实习,八年级的中医实习可能安排到大陆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实习2~3个月。

  6  学风特色

  在台湾,由于医师的高收入及高社会地位,加上实行精英教育,控制招生规模,使得医学专业每年成为高考的热门专业,但中医行业相对较弱,尽管中国中医药学院中医系及长庚大学中医系的报考录取分数及考生第一志愿报名率生每年均占在全岛各专业前列,但由于有的考生听命于父母,而本身对中医行业的前景缺乏认识;或因为入医学专业分不够,只好先入中医系学习,然后再考西医执照,因而进长庚大学中医系及中国中医药学院中医系学习的同学不一定对中医有兴趣。当然,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对中医科学的理论及确切的疗效所吸引、折服,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专业思想也得到巩固。总体感觉台湾中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表现在受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程度影响较深。学习态度较好,思想活跃,操行端正,守纪知礼。上课听课认真,很少有迟到、缺课现象,笔记、作业都很认真。中国中医药学院暑假期间有不少同学自行交费来长庚大学旁听。比较而言,中国中医药学院的同学中医理论功底要强于长庚大学中医系的同学,接收新知识也较快。从目前台湾的医学教育模式来看,不管从招生人数、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开设、学习年限,理所当然实施的是精英化教育,这符合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的性质。医学,包括中医药,不应该施行大众化教育意识。整体而言,台湾中医教育底蕴远没有大陆深厚,但中西医并举教育,理论课程设置细化,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台湾中医院校的教育方式,是足以可取的。从目前来看,台湾中医教育尚未形成规模,也还未纳入正式轨道,目前还只有中国中医药学院有数千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大量拥有西医执照,因此大部分执业西医,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改行,或这样使得台湾地区中医药从业人员一直人数有限,中医人才散失。台湾培养中医师的途径,尚有中医师检特考,类似大陆的自学考试。考生通过自学,并参加两次考试特考之后,即可获得中医师资格。尽管近几年参加特考的人员,学历有所上升,但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且通过特考的人员也有相当部分未经过系统正规的临床技能培训。1988年起,当局规定应试人员必须到中国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实习8个月,而且要到一般医院或诊所任职两年后,才能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议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初诊处方的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处方中合理用药 
    健康教育处方的应用与评价
    复方黄连液处方及工艺改进
    健康教育处方对甲亢治疗效果的影响
    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