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谈处方内容贯穿于药理学教学之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医教育;,,台湾,;,,本科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中国中医药学院、长庚大学两所大学,从院系建制、课程设置、师资、教材、见实习等方面论述了台湾地区中医本科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中医教育;  台湾 ;  本科

   1  中医院校制度

  台湾目前中医院校仅有两所,共三系。一是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及学士后中医系(地处台中市);另外是长庚大学中医系(地处桃园县)。私立中国医药学院成立于1958年,但直到1966年8月才成立中医系,一开始学制6年,陈立夫先生入主该学院后,1972年冬将6年制改成7年制。如遇双主修则增加修业1年,变成8年制。学士后中医系,1958年始创,拥有大学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后,才能报考,为5年制中医系。长庚大学是长庚纪念医院创办的一所综合大学。而长庚纪念医院则是台湾王水庆先生投资兴办的一所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并以其父亲王长庚的名字来命名。1987年成立,1998年在医学院中成立了中医学系并在当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50名左右。学制8年,其中5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近1年的时间用于中西医临床见习,l年西医临床毕业实习,1年中医临床毕业实习。而中国中医系每年有60名左右参加双主修中西医。长庚中医系毕业生,可以中西医同时从事,而中国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生,仅有一半的学生为中西医师,另外一半为纯中医师(前提条件是要中医西医执照都得考上),至于中国学士后中医系,不得双主修西医。

  2  课程设置

  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系和长庚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的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因为培养目标是中西医双学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共同科目,也就是通识教育科目外,有着和西医学系完全一样的十分繁重的西医课程,因此,学生负担很重,基本上没有寒暑假。长庚大学中医系学生所学课程一二年级为基础课程(生理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微积分、国文、经济社会等公共课程加上中医课程 [中基、中诊、中药(包括中药炮制学)、方剂、内经、伤寒],三四年级除中药药理学外,全为西医基础课程(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微免、医病关系等等),由于课程安排很多,不少课程,特别是中医课程,只得安排一、二、三年级暑假上,并用暑假完成中医见习课程。一到四年级理论课程必须全部通过,才能获准进入大五临床课程。五六年级为西医见习期(此时也会上中医临床课程),七年级为西医实习期,八年级为中医实习期。八年级于五月中旬毕业,中医师于七月举行统考,取得中医师资格后,才可报名西医师考试。中国中医药学院中医系,由于西医课程要求较低,因而中医课程可以排入学期中上课,且大一到大五为基础课程,故不需要暑期上课,而且双主修必修科目实行学分制,前五年理论学习阶段共设97门课程,其中包括人文科目(国文、历史、医学生涯、生命价值等)、科学基础科目(英文、微积分、普通物理学、有机化学等),医学课程中中、西医课程各占50%,所学与大陆类似,但分类更全、更细。仅外科学,就分出中医外科学、循环外科学、胸腔外科学、一般外科学(一二)、整形外科学、小儿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肿瘤外科学等八门。中药方面不仅学相关的中药学导论、中国药物学一二,还开设了中药炮制学及药材学等专门的药物学知识。学士后中医系,一、二、三年级均安排基础课程,中医西医科目均设有,但西医课程明显比八年制的中医系安排得少。

  3  师资力量

  中国中医药学院成立已届几十年,因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议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初诊处方的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处方中合理用药 
    健康教育处方的应用与评价
    复方黄连液处方及工艺改进
    健康教育处方对甲亢治疗效果的影响
    紫苏油自微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