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益气养阴;,,非小细胞肺癌;,,CD62P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于治疗前作检测血浆CD62P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CD62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可抑制血浆CD62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对肿瘤的再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 非小细胞肺癌; CD62P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肿瘤细胞的粘附性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CD62P是与肿瘤转移有关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益气养阴中药对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CD62P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401~200501期间肿瘤科、胸外科住院病人及肿瘤科门诊病人。
1.2 肺癌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第6分册的诊断标准,经CT、X线、纤支镜活检、肺穿刺、手术探查活检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3 肺癌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参见《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指标》[2]中气阴两虚证辨证标准,标准如下。(1)主证:①神疲乏力;②口干咽燥;③舌质淡红或舌质偏红,舌体胖或边有齿痕;④脉细或细弱(2)次证①自汗;②盗汗;③少气懒言;④面色白。具备主证或主证舌脉及2项以上次证者,结合肺癌常见的咳嗽、气急、痰中带血、低热及胸痛等症,即诊断为肺癌气阴两虚证。
1.4 病例的纳入标准①细胞学(和)或病理学证实的Ⅲ期或Ⅳ期NSCLC患者(根据UICC1997年公布的最新公期标准;②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③既往行放、化疗结束2个月以上;④健康状况KPS≥70分;⑤年龄在18~75岁之间;⑥无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治疗前肝、肾功能及血象正常;⑦预计能存活6个月以上;⑧自愿参加本研究,能随访的患者。
1.5 病例的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②入选病例在治疗期间,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本次研究;③未按规定服用药物,或治疗期间服用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药物;④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夹杂症,影响疗效判断者。
1.6 分组5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纳入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
1.7 治疗前两组资料比较
1.7.1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组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8岁。对照组27例,男性18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3岁。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病人性别、中位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7.2 治疗前两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治疗组ⅢA期病人8例,ⅢB期病人12例,Ⅳ期病人11例;鳞癌11例,腺癌,腺鳞癌1例。对照组ⅢA期病人6例,ⅢB期病人6例,Ⅳ期病人15例;鳞癌12例,腺癌14例,腺鳞癌1例。因统计学需要并根据病理学特点,将腺鳞癌合并到腺癌组进行统计处理。
表1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表2 治疗前两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比较(略)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病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
[1] [2] 下一页